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生态治理存在四大问题

2019年12月19日 13:3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9日讯 12月18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近年来,我国生态治理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实现全面遏制土地退化目标的长期性,破解生态系统的生产利用与生态保护优先冲突的紧迫性,自然保护地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果的艰巨性,提升监测能力和构建现代监测体系的基础性等问题等问题。

  《蓝皮书》指出,防治土地荒漠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国已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呈现出波动性特征。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仍高于10%。防治土地荒漠化是重大的生态工程,更是重大的社会工程,全面遏制土地荒漠化扩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数据显示,草原地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趋激烈,面积减少是草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由于各种征占行为,全国草原面积持续萎缩,年均减少约50万公顷。对此,《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高峰期,城镇扩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亟需增加,在这一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顺序的矛盾,如草原生态保护优先与工矿业发展的冲突、林地生态利用与经济利用的矛盾等,破解生态保护优先发展与产业化进程冲突是一项紧迫性任务。

  2015年起,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体制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体制将逐步从并行走向并轨。如何让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的省份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成果,是我国生态治理中的重大挑战。《蓝皮书》强调,这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在空间和行政单元的分离,需要制度设计来弥补,构建起惠益当地和跨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全面共享共治机制。

  准确评价全国生态系统的变化,是我国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面临的挑战。我国初步建立起的监测体系,已在为我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数据和决策依据。《蓝皮书》指出,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建立森林资源清查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生态治理中基础监测数据仍达不到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的要求。在生态文明战略布局下,建立准确、及时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体系是生态治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