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

2019年07月02日 07:22   来源:广州日报   杜康、贾远琨

  据新华社电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沪上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对不规范分类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趋严,1日当天,上海执法部门开出623张整改单。

  上午10时左右,上海城管执法总队开出了条例实施后的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被责令整改。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介绍,1日当天,上海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对1588个小区、406个企事业单位、1853个商家、21家酒店等进行了检查,共开出623张整改单。执法部门介绍,条例实施后,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如果出现违反垃圾分类规范的行为,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处罚,罚款金额也会增加。

  同日,上海市公示了首批20名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名单。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根据其家庭和单位地址划定,目前全市16个区已被覆盖。监督员一方面根据自己工作生活习惯,随机对居民区的投放、物业的驳运、环卫的运输情况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将定期监督医院、学校等单位的分类情况,以及末端处置企业。上海各区还将公开招聘更多的社会监督员。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史上最严条例”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当天,上海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共开出623张整改单。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收到了第一张责令整改通知书。

  上海市公示首批20名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名单,负责对居民区的投放、环卫的运输等情况进行监督;定期监督医院、学校等单位分类情况。

  五个环节:分类投放、驳运、运输、中转、处置,实行双向监督机制。

  实施“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等措施。

  46个城市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为推进垃圾分类真正落地,不少地方都规定,违反垃圾强制分类规范的各类主体将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处罚。个别城市还将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征信挂钩。

  实用工具:微信小程序“垃圾分类小助理”能查询常见垃圾的种类。

  哼着“上海滩” 垃圾分类不再难

  据新华社电 垃圾分类已经全面推开,沪上人民更是迎来“史上最严条例”。但是不要被铺天盖地的“垃圾分类详解图”吓到,让我们来看看一对上海老夫妇是如何分类的。

  朱慧玲、柏兆年夫妇住在宝山区,60多岁的老两口,从2017年开始垃圾分类,如今已得心应手。

  柏兆年从部队转业,用朱阿姨的话讲,“平时话不多”,仍保留着军人的那份豪气,就连学习垃圾分类,听的都是“上海滩”的曲调。“纸巾,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皮,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猪能吃的,是湿垃圾,易腐烂的能够粉碎的;猪不吃的,你不懂的,只要无害统统丢干垃圾……”柏兆年说,这种有意思的短视频存在手机里,平时听多了,对垃圾分类就有了概念。

  “从粗到细”慢慢来

  垃圾分类是一个从粗到细的过程。朱阿姨介绍,刚开始学分类的时候,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大概分明白就行了,比如“能吃的就是湿垃圾,不能吃的就是干垃圾。塑料瓶、金属都能回收,而过期药品、坏掉的灯管、充电电池就是有害垃圾”。

  有时跟邻居们交流,分类久了,朱阿姨对一些细节更注意起来。“虽然桃子皮是湿垃圾,但是核是干垃圾,因为太硬了,大骨头、枣核也都是干垃圾。”“我今天喝的饮料是低糖的,不甜,所以喝完后就把包装盒直接扔进了干垃圾桶。如果是酸奶,我就把盒子洗干净晾干再扔。因为酸奶很甜,特别黏,容易污染其他垃圾。分好类之后,干垃圾就不会臭,也不容易脏。”朱慧玲说。

  担起“楼组长”责任

  随着“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在上海广泛推进,朱阿姨作为“楼组长”,经常与楼栋的20多户居民走动,这次拿着“定时定点告知书”,敲开了大家的门。“开始有几户居民不愿意分,嫌麻烦。”朱阿姨说,“我就跟他们讲分类的重要性。”靠着这种熟悉的邻里关系,几户居民态度软化,愿意试着做分类,并在“告知书”上签了字。

  现在朱阿姨夫妇俩是志愿者。“垃圾分类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难事,希望能发挥‘余热’,多尽一份力。” (杜康、贾远琨)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