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重庆山城步道有风景看有故事讲

2019年04月15日 09:19   来源:经济日报   

  

  南滨路沿江步道全长25公里,占地16万平方米,是集防洪护岸、城市道路、旧城改造和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观光休闲景观大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摄

  

  铁山云梯位于铁山坪森林公园中部,是国家级登山步道,步道全长8公里,沿途松林密布、清爽宜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摄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重庆市着力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完善重庆特色慢系统。滨江步道、街巷步道和山林步道在重庆市内上下相连、纵横交错,串联起山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城街巷等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典型重庆历史文化的展示带和山城生活的体验线

  在重庆,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爬坡上坎”是对重庆地形的精确描述,也是山城市民的基本出行方式,加上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形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山、水、城相融合的城市风貌。

  承担起山城人民生活出行的是一条条看似极为平常的山城步道,这些步道串连着山城的“坡上”“坡下”,蜿蜒而行,是重庆城市慢行系统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 解决出行难题

  从渝中区中山二路人和街小学旁边的巷道进去,沿着石梯往上走便是张家花园段山城步道的起点,这条长约1公里的步道上下高差近90米,上到顶是观音岩中山二路的中山医院,往下走就是人和街大溪沟街道。

  一路走来,公园、学校、居民区、农贸市场、历史遗迹、公交站次第排开,张家花园步道的建设实现了不同城市功能的贯通。

  在张家花园步道上,沿坡的火锅店、转角的修鞋匠、悠闲散步的居民让老重庆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这条古色古香的步道上还串连着棫园、重庆最早的发电厂遗址等历史建筑,经过近几年的打造,这里不仅有各种导示标识,还有介绍石牌,向来往游客诉说着过往。

  “这条路我走了32年了,上下班高峰期时,从下面坐车上来要半个小时,走这条步道只需10分钟,既舒适又快捷。”68岁的重庆市民张志忠住在张家花园步道旁的居民楼内,他说,很多时候,步行比坐车快,而且,步行还能有别样的感受。

  平原城市步道大多与公路并行,重庆独特的地形使山城步道并不依附于公路,而是随山水之势,纵横交织成网状,形成立体的步行交通系统。

  因此,重庆山城步道的建设,坚持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依据组团功能、人口分布,衔接现有规划步行系统方案,通过串联自然人文资源,规划了以渝中半岛人文中心为核心,“两江四岸”、中梁山、铜锣山为主要轴线,延伸至城市腹地的山城步道系统,在设计形态上分为环形、线形、树枝形。

  重庆山城步道在规划上包括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和山林步道3种类型,其中街巷步道以日常出行、便民交往功能为主,共31条,约467公里,主要布局在人口密度大、建设强度高、地形高差大、路网密度不足、公交接驳不便的旧城地段;滨江步道以亲水观景、健身游憩功能为主,共20条,约466公里,主要布局在“两江四岸”滨江区域以及城市内部次级河流沿线;山林步道以休闲健身、生态游憩功能为主,共9条,约274公里,主要分布在中梁山、铜锣山、缙云山等区域。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修建共60条山城步道,总长度约1207公里。

  功能多样 满足多元需求

  “以前这里没有步道,有些地方景色特别好,但只能远看,没有路进去,以至于来游玩的人并不多。”市民张玉芳说。张玉芳说的是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自从铁山坪步道建成后,铁山坪森林公园已成为市民周末聚会、休闲的好去处。

  铁山坪步道属于山林步道,位于铁山坪森林公园靠长江铜锣峡一面的山腰上,全长约30公里,宽约1.5米。由架空廊道、慢跑坡道、步行梯道等组成,沿线设置了多个健身及休憩设施,布局了多处观景平台及观景节点。其山云梯段曾入选“重庆最美步道”10强。单就地理位置而言,铁山云梯虽远不及街巷步道“亲民”,但其年游客接待量却高达300多万人次。

  素有“重庆外滩”美誉的南滨路沿江步道,背依南山,长20多公里。这条滨江路上不仅建有中国最大的滨江公园,还有法国水师兵营、卜内门洋行、慈云寺等历史文物建筑。不时举办的美食节及国际马拉松比赛,更让这里人气爆棚。漫步滨江步道,可以眺望渝中半岛,欣赏两江交汇的美景。

  “山城步道本身不是景,也不会刻意造景,而是通过‘串珠成链’和对景、借景等方式,把重庆的山水颜值、人文气质多维度地展示在世人眼前,带来独特的城市观景体验。”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江帆说,山城步道作为城市慢行系统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是市民生活、出行的重要载体,其特色在“山城”,核心在“步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与此同时,山城步道在建设上不仅将重庆山水风光串连起来,更融合了市民交通、休闲、健身、人文等多方面需求。

  近年来,第三步道、虎头岩步道等山城步道项目相继实施,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各种步道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山城步道已成为生活步行、休闲旅游、拓展赛事的集散地,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同和游客的青睐。

  立足于解决群众出行不便问题,依托重庆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如今山城步道已成为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城市体验风景道,成为演绎城市年轮、传承城市人文、方便市民出行、丰富市民生活、彰显山水特色的重要载体。

  提档升级 打造城市名片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重庆步行变得越来越困难。日渐增多的公路、不断涌现的高架桥、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阻断了市民的步行道路,挤压了步行空间。

  “建设山城步道,是城市完善绿色慢行系统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解决市民出行需求。”罗江帆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重庆慢行系统,提升城市品质,重庆市编制完成了《重庆市主城区山城步道专项规划》,提出要以群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在人口密度大、建设强度高、地形高差大、路网密度不足、公交接驳不便的地段布局步道。

  《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将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列入“菜单”,提出到2022年重庆市将丰富慢行系统“毛细血管”,打造建设17条总长度约353公里的高品质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虽缓解了山城人民的出行难题,但还存在系统性不强、舒适度不够等问题。”罗江帆说,未来,重庆市将在完善步行出行功能、配套服务设施等基本功能上,分别挖掘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特色功能,打造重庆独有的山城步道。到2022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新建一批智慧健身长廊,在两江四山建设山城步道50条,实现主城四山登山步道完全贯通。“尽可能联系到更多居住社区和公交、轨道站点,串联好山好水好风光、老街老巷老建筑,让山城步道看得见风景、讲得出故事,发挥好景观、人文和民宿功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 通讯员 高丽萍)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