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代表话发展:贵州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新路

2019年03月08日 10:14   来源:贵阳日报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贵州如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加快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些都是媒体关心的话题。

  3月7日,代表们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向中外媒体介绍了2018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描绘了新时代下贵州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的美好蓝图。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2018年是贵州团结奋进、后发赶超的一年:全省经济增速连续2年居全国第一位,连续8年居全国前三位,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位……“2018年,贵州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开放日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陈少波给大家“报起了账”。

  “率先在全国系统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形成六个坚持、五个三和五个体系为主要体系的保障体系;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100%建制村通电……”陈少波说,贵州在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等方面创造了多个率先,这说明贵州的增长是有质量、有效益的,而且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特别关注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扶贫。”在开放日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殷红梅介绍了贵州旅游扶贫的成效。2018年,贵州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62亿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总收入2148.33亿元,同比增长36.6%,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增收。

  “贵州旅游扶贫的实践证明:守住青山,方得金山,‘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就是在绿色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殷红梅说,“全域统筹规划才能科学实施,各级精准发力才能落到实处,机制改革创新才能释放潜力,群众共享成果才能激发动能,这是贵州旅游扶贫带来的启示。”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事关人民福祉的头等大事。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用三张照片讲述了惠水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出大山走进城镇,收获幸福的故事。照片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同吃团圆饭、新校园开学仪式上的孩子昂首讲话、破镜重圆的家庭让孩子绽放笑容,无不显示着易地扶贫搬迁给群众带来的喜悦。“易地扶贫搬迁,搬心比搬身更重要。”罗应和建议,希望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教育、医疗、就业、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贵州大数据正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陈少波在开放日活动上介绍道,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试验区、首批生态价值实现试点省,贵州在全国率先取缔网箱养鱼,生态扶贫达到6万多名;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事业,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创业中心示范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建立跨省区的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发动公众比较到位,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五级干部上山种树,五级河长下河巡河,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正在加快变成现实。

  大数据已成为我省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大数据这座挖不完的“钻石矿”,璀璨夺目,潜力无限,“富矿”还在后头。贵州大数据正在往深里做、实里做。陈少波在开放日活动上说,贵州正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大数据发展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推动贵州大数据发展跃上新台阶。

  为什么贵州大数据能够从无到有再到优?陈少波说,这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贵州顶层设计清晰,书记、省长亲自谋划;有平台支撑,在发展大数据当中占领了制高点;有实体企业支撑,苹果、华为、腾讯等世界知名的大数据企业在贵州落地建设,贵州本地大数据企业达到5900多家,政用、商用、民用全面优化,为大数据走得稳、行得远注入强大动力;有肥沃的土壤支撑,除了有顶层设计和具体抓手,还调动了全省上下各族人民,做到党心和人心的有机统一。

  贵州大数据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满帮集团联席总裁、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党委书记罗鹏说,以满帮集团为例,截至2018年,已经成为中国干线物流第一大平台,构建起从车货匹配到车后服务再到全产业链的物流生态系统。2018年4月,满帮集团在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超过60亿美元,全年营收过百亿元,仅贵阳一地缴纳税款超过1.5亿元。作为在贵州本地发展起来的大数据独角兽企业,这充分证明了贵州发展大数据不是空谈。

  产业革命再深入乡村振兴动力足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是贵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凉都三宝”便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战果,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在开放日活动上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实施以来,六盘水市一方面调减140多万亩陡坡地籽粒玉米种植,另一方面明确了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大力发展“凉都三宝”——春茶、刺梨、猕猴桃。2018年,仅“水城春”一个品牌就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带动1.3万余农民增收,其中有1900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8年,通过刺梨种植辐射带动全市50多万人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2018年,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带动13万农民增收,其中贫困人口2.2万人左右。

  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催生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业态。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在开放日活动上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遵义市紧盯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不断发展壮大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田园综合体、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时,遵义市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要求,立足实际研究种养新产品,坚持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卖得出去种什么,大力调减低效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积极培育“一长两短”产业,在荒山、丘陵、缓坡地大力发展花椒、茶叶、竹子、中药材等以木本植物为主的长线产业;在坝区、耕地、良田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辣椒、红粱等短线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万亩、常年种植辣椒200万亩,均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地区。遵义市还大力推进种养结合、林下养殖、生态种养,大力发展生态畜禽养殖业,总体实现了贫困户脱贫长线产业稳定支撑有依靠,短线产业吹糠见米变现钱。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