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食品安全大讲堂》,我是主持人赵媛媛。管住嘴迈开腿,几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几乎一生都这么说,管住嘴不是管一天两天,长时间的忌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确实很痛苦,现在市面上有不少无糖食品,而且口感也不错,似乎是解决了糖尿病患者吃东西的大问题,那是不是这些无糖食品真的就不含糖呢?我们该怎样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品呢?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贾健斌老师,贾老师您好。 
  贾健斌: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贾老师我想问一下,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无糖食品,这个无糖食品是不是真的就不含糖呢? 
  贾健斌:这个问题可能一句话还真很难说清楚。首先说糖,其实糖是很大一类的叫食物也好,叫营养素也好。本来一般衡量营养素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但是以前碳水化合物就叫糖类。糖如果要细分要分单糖、双糖、多糖,我们经常说到的淀粉其实就是多糖,我们经常吃的蔗糖是双糖,葡萄糖又是单糖,大家一听掉糖堆里。以前把整个碳水化合物笼统的称为糖类,所以现在往往说无糖食品的时候并不是说没有糖类这个物质,而一般仅仅是指没有蔗糖,这是一种简单的说法。恰恰无糖食品当中一般是用木糖醇来代替传统的蔗糖,所以无糖食品这个字严格的说起来并不是很严格。要严格的说应该叫无蔗糖食品可能更妥贴一些。为什么木糖醇的食品糖尿病人就可以吃了呢?是因为木糖醇有甜味,吃到体内之后木糖醇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峰值的上升。所以,糖尿病人对木糖醇的食品反而能吃一些,就是说既享受到了甜味,又可以避免血糖的升高。 
  主持人:无糖食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确实是一个福音。 
  贾健斌:应该说坚决不能吃甜食或者有甜味的东西也很痛苦,这样既满足他们既不升高血糖,同时又可以享受到甜味。 
  主持人:无糖食品不含有蔗糖,但像这些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随意地吃了吗? 
  贾健斌:也不是。尽管无糖食品当中没有蔗糖,但是它仍然有很多碳水化合物,如果量大也会逐渐地分解成葡萄糖,在体内造成血糖升高。同时无糖食品严格的界定为无蔗糖,还有一种叫葡萄糖的单糖没有界定,如果当中有一定量的葡萄糖,也仍然可以使血糖升高。所以说单纯的无糖食品还要看具体的情况,也不是说可以敞开吃。另外,吃这么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人来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即使是无糖食品,或者说没有蔗糖,也应该适量。因为从食物的角度来说,我们讲究食物多样,要有很好的搭配,单一食物过多的吃也是不好的。 
  主持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还是要讲究一个度的。据我了解,淀粉可能会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最后还是要转化成糖。糖尿病患者吃大量的含有淀粉的食物,对他们的身体也是不太好的,是这样吗? 
  贾健斌:淀粉是可以吃的,作为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的。但我们的食物应该是多样的,比如要有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也包括粮食类的,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粮食,应该按一定的比例吃。不能说水果不吃了,都集中吃碳水化合物,这也是不合适的,应该均衡膳食。碳水化合物可以吃,不能说有淀粉就不可能吃,主要是注意膳食的均衡。含有碳水化合物最多的就是粮食类,比如大米、白面、玉米,包括一些杂粮,比如燕麦、荞麦,还有一些杂豆类的,都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杂粮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可能对糖尿病人更适合一些,因为他的血糖可以升的慢一些。我们经常说到膳食纤维,也有人把它归纳到碳水化合物中去,但营养学会把它归纳到其他膳食成份中去,也是由多糖组成的。但由于人在体内没有多少的纤维素酶,所以很难把它直接消化吸收,或者转化为葡萄糖。通过其他的实验可以看到,膳食纤维对血糖的缓慢增加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大米、白面这些主食看来是要控制一定的量,要多吃一些粗纤维的,比如杂粮类的食物比较好。 
  贾健斌:对,杂粮类的膳食纤维要比我们经常吃的精米、白面高,同样的米如果是糙米的话,如果是全麦,那膳食纤维就高了,血糖就可以更缓慢的释放出来,对糖尿病人更有利。 
  主持人:就像以前我们的节目中所说的,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这些粗粮,全谷物食物,不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讲非常有好处,对这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更重要。 
  贾健斌:非常同意您的说法。 
  主持人:我们这些健康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在现在食物的时候怎么现在无糖的食品,怎么找出“隐藏”的糖呢? 
  贾健斌:首先无糖的食品我们只能到正规的大店看它的包装是不是写清楚了,比如说木糖醇,是不是真的没有蔗糖,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经常很难看到有没有葡萄糖。刚才我们提到了葡萄糖也是可以升血糖的,因为在有些食品加工过程中会放一些葡萄糖进去,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到葡萄糖,但是在标签当中又没有标识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简单的看是不是没有蔗糖。如果是木糖醇,没有蔗糖,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地吃一些。 
  主持人:我们健康的人是不是也要注意不要大量的吃含糖的食品,防止自己得糖尿病? 
  贾健斌:倒没有那么严格,因为糖尿病的病因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摸透,至少不是因为我吃的糖比你多,我一定就得糖尿病,恰恰是得了糖尿病之后才对蔗糖或者葡萄糖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主要是因为餐后的血糖不要升得太高。东方的膳食目前来看蔗糖整个的销量还没有那么高,如果你的血糖没有问题,也没有必要说不能吃甜食。咱们的饮食特点是“南甜北咸”,到了浙江一带他们吃甜食的人比较多,但也没有发现他们得糖尿病的人就比我们经常吃咸的人高多少。任何事情要适可而止,我们中国人讲究中庸,所以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就能够达到平衡了。 
  主持人:我有一个朋友,家族里有糖尿病史,全家人可以说是谈糖色变。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史家族当中可能会有遗传的因素,他们家人所有含糖的食物,包括无糖的食品也都不吃了。对这类人群,他们每天摄入糖类的量是不是也要有标准。 
  贾健斌:从基因检测手段来说确实发现了一些治病的基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基因片段,我们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疾病是有遗传的。对于家族中本身就有这些问题的人来说,可能应该比普通的人更严格的控制一些精致糖,包括蔗糖的摄入量。 
  主持人:您所是的精致糖是不是包括红糖、白糖、冰糖。 
  贾健斌:对,这些糖都是属于精致糖,都是从甜菜或者甘蔗里提炼出来的。 
  主持人:对于这样的人群还是应该注意量,糖尿病患者控制好量就不会引发并发症,但家族史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还是应该注意的。 
  贾健斌:对,这类人群叫高危人群,毕竟有家族遗传史,所以更应该注意,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家族史就可以敞开吃。营养界一直在讲平衡膳食可以合理营养能够促进健康,我们不希望一个不好的膳食影响到我们的健康。这也恰恰是我们膳食当中,除了美味享受之外,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即健康。 
  主持人:我听说糖尿病一旦得上就是终身的疾病,是这样吗? 
  贾健斌:糖尿病如果确诊了,确实是非常麻烦。糖尿病大致分成两类,一类叫Ⅰ型糖尿病,完全是胰岛素依赖型的,天天都要注射胰岛素,是麻烦。但是万幸,大多数的糖尿病人都是Ⅱ型,不一定天天注射胰岛素,但是他们的膳食控制应该说要比较严格,或者说要开始忌口。 
  主持人:有没有什么标准? 
  贾健斌:蔗糖、葡萄糖含量高的这些东西真的是不能吃了,如果没有糖尿病的人,喝杯咖啡加点糖一搅没有问题,但是作为糖尿病患者,蔗糖的控制就要非常的严格。比如说同样喝咖啡,能不能喝黑咖啡,不加甜味剂。实在没有办法又想吃甜的,只能去吃木糖醇等等这些有甜味,但是血糖不会升高的,达到一点甜味的享受。像西瓜,甜度比较大,香蕉作为糖尿病人来说也要适量。应该多吃一些苹果等等这种含糖量相对低一些的水果,但注意不能敞开了吃。糖尿病人由于膳食不均衡,往往会有很多并发症。有些人简单的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主食,肉类相对吃的多了,有些糖尿病人不敢吃水果也是不对的,最后造成水果、粮食吃的很少,肉吃的很多,三高就会起来,严重的有些人眼睛开始出问题,造成视力下降或者失明。糖尿病人由于血糖比较高,伤口不容易愈合,一般手术的病人在医院都要查血糖就是这个原因。糖尿病人到严重的时候,往往血管,尤其是下肢的血管有些问题,最后造成下肢也会出现问题。糖尿病本身虽然不是太可怕,但并发症还是很可怕的。所以,得了糖尿病之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营养师的指导严格的控制饮食,有些糖尿病经过治疗都能逐渐的得到缓解,趋于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这样对病情来说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是不是大部分人只要控制好量就不会引起并发症? 
  贾健斌: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糖尿病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最早是在尿中检测出糖,糖尿病人还经常会饿,就是因为他的血糖流失了,流失到尿里。餐后人们的血糖会升高,我们希望血糖的峰值是缓慢升高,这样血糖可以延长一些时间,不至于感觉到饿,因为血糖很低的时候会感觉到饿。糖尿病不是,餐后血糖变得很高,短期内就下降到很低,所以他会提前感觉到饿。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容易饿,甚至有的个别糖尿病人还要准备一点甜食。因为当他血糖突然释放到很低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低血糖休克的现象,这样必须补充一点糖,让你的血糖达到正常的水平。 
  主持人:所以说糖摄入的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精准,太高容易发生并发症,太低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现象。 
  贾健斌:恰恰餐后突然很高的血糖才造成了后来的低,就相当于花钱一样,一样100块钱,我5分钟就花完了,很快就没了,你花2个小时,可能2个小时之后你还有点钱。 
  主持人:怎么避免这种情况? 
  贾健斌:比如调整饮食结构,像刚才说到的膳食纤维,如果通过吃杂粮等等膳食纤维的量多了,它本身就可以延缓血糖的吸收,把很高快速的峰变得比较缓慢并且宽一些。同时在肾脏当中,糖是可以回滤回去的,但有一个值,如果高峰超过肾脏就来不及把糖滤过去,就到了尿里。 
  主持人:看来五谷杂粮真的是救人性命的好食物。 
  贾健斌:像燕麦里面有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这些都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功能,使人的血糖更缓慢一点的释放。我们希望你的血糖比较缓慢的释放出来。因为个体差异很大,我们只能说尽量的让并发症减少或者延缓,尽量不出现或者晚出现,但很难做到绝对的并发症一点都没有。如果能够减少或者减缓并发症,这就已经很好了。 
  主持人:多运动,提高自己的体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是也有好处? 
  贾健斌:这个问题提的非常专业,其实运动本身就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效率。糖尿病人如果经过适当的运动,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吃、动,既要注意吃,也要注意动。所以健康也是在自己的手里,把握好吃,把握好动,这样对你的健康就是有利的。 
  主持人:对于那些健康的人群,家族里没有糖尿病史的人群,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呢? 
  贾健斌:还是两点。第一,尽量让我们的膳食更平衡一些,可以看一下膳食指南,比如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这是从吃的角度去看。第二,还要运动。运动不仅仅是像刚才说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效率,同时对肌肉、骨骼,包括呼吸、心脏等等都有锻炼的作用。所以说要吃、动平衡。另外还有一点平衡在于体重不能过高,现在我们发现超重的人群和肥胖的人群当中慢性病,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所以,我们一直在提倡吃、动要平衡,要适当的运动,要保持一个健康体重。体重过低不好,人的免疫力会下降,这样抗疾病的风险或者抗外界打击的风险能力就会差。体重过高慢病会容易发生,也不合适。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居中的体重。 
  主持人:无糖食品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讲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好处? 
  贾健斌: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没有必要吃无糖食品,因为正常的蔗糖摄入量对我们来说人体是允许的,是有帮助的。比如说血糖,指的是血中的葡萄糖,我们的思维要用血糖,平时的活动没有血糖也不行,同样的血糖量低的时候就会感觉到饿,再低就会晕了。这也是身体里最好的能量的来源,即葡萄糖,它维持了我们的新陈代谢。如果没吃早饭,或者吃的不好,会感觉脑子跟不上。所以血糖不是一无是处,是必须的,只是过高过低都会出问题。 
  主持人:所以,不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还是对于健康的人群来讲,都要合理的膳食,而且要管住嘴迈开腿,要有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能健康的快乐度过我们的一生。非常感谢您今天作客我们的节目,也非常感谢各位观众朋友的收看,下期节目再会。 
  贾健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