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云南农大:用科技打造特色产业“金饭碗”

2021年04月27日 08:13   来源:科技日报   

  多年来,云南农大发挥科技优势,以“组建团队、项目推进”方式,始终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推广一项科研成果、带动一批农民脱贫致富,为云南实施精准扶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交出了一份过硬答卷。

  农业大学怎么搞扶贫?脱贫攻坚责任如何压实?责任、措施、资金如何落实?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云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云南农大)校长盛军教授说,自2014年以来,该校就成立社会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扶贫工作。

  多年来,云南农大发挥科技优势,以“组建团队、项目推进”方式,始终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合作社、推广一项科研成果、带动一批农民脱贫致富,为云南实施精准扶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交出了一份过硬答卷。

  农业科技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法宝”

  海拔2146米的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是典型的山区彝族村。全村有302户、1235人,国土面积达22.63平方公里,人均耕地却只有0.94亩。

  2015年以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73户,大伙儿种玉米、烤烟,日子过得有些“囧”。“因为山地贫瘠,水利条件差,烤烟也卖不起价。”今年59岁的村民周明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等不是出路,做才是办法!”与姚安县“结亲”以来,云南农大累计安排13名校领导和150名处级干部,结对帮扶木署村73户“亲戚”,一户一策找致富出路。

  两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云南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平带着一腔热情,免费帮周明福建起6间鸡舍,免费提供疫苗、器材,手把手教他一家如何给鸡舍消毒,小鸡如何接种疫苗。如今他旺季一月能安全出栏1000只鸡;同时还养了30多头大猪,家庭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日子算是亮堂起来了!”周明福笑呵呵地说。

  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周和书,是木署村的老书记、老主任。说起村里的脱贫攻坚,他心里头有满满一本账。“正是云南农大团队真心真情的无私帮助,我们才依靠科技,建起结合8个自然村不同资源禀赋的特色种养殖模式。”眼下,在石碓窝、处薯地和罗家箐几个自然村,滇重楼、续断、云木香、紫丹参等中药材种植已成规模;而能生“金蛋蛋”的魔芋随处可见,亩产可达2吨左右。

  “这些产业都是前所未有的。”云南农大副校长杨生超教授说,学校的社会服务,远不止姚安一县。近年来,云南农大协调引进拼多多、汇源集团等10余家企业,采取“公司+团队+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姚安县建立蔬菜基地1000余亩,在南华县建立白及基地3000余亩,在澜沧县建立林下三七基地7000余亩,在剑川县建立春蒜基地3000亩、玉米制种基地6000亩,在漾濞县建立林下丹参基地1500余亩,在怒江州建立草果基地4600余亩,辐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志智双扶,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杨生超教授带队培训中药材种植;杨正安教授指导蔬菜、魔芋种植;赵平、顾小龙博士手把手教畜禽养殖……村委会会议室,是木署村最热闹的地方。

  “在这里上完理论培训课,老师们还要带我们到田间地头、猪圈牛圈实际操作。当了半辈子农民,才知道魔芋、大蒜、山药应该这样种,畜禽应该这样养!”村民周学清曾是建档立卡户。他说,云南农大老师教技术,就是教自己学会怎么捧“金饭碗”。

  “云南农大先后有119名专家教授、1000余人次到姚安县。”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沙本才教授说,通过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党建扶贫、消费扶贫等,他们建起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各1个,建立蔬菜、果树、中药材示范基地5个,推广蔬菜、玉米新品种5个,推广畜禽新品种3个,培育示范养殖大户8户,培训农民1000人次,开展技术指导近万人次。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的根本之策。”云南农大党委书记黎素梅告诉记者,培训好了基层技术骨干、建立了工作机制,就是打造了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累计举办科技培训1500余场次,培训各类人员6万余人次,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

  在学校内部,则组建了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本土人才培养、教育扶贫、电商扶贫、农校合作等12个扶贫项目团队,给予三区项目经费支持和核发工作量,鼓励团队投身产业扶贫。

  2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名誉校长朱有勇和云南农大社会服务中心,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记者 赵汉斌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

云南农大:用科技打造特色产业“金饭碗”

2021-04-27 08:13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