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嬗变

2018年09月04日 09:23   来源:中国质量报   

  □中国工商报记者 喻山澜

  一

  “说实话,那个年代连吃的东西都少得可怜,食品安全问题大约是很少考虑的。”近日见到从小在四川省泸州市长大的杨先生,他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

  杨先生跟记者是小学同桌,在40年前有共同的生活经历。上世纪70年代,物资奇缺,大米、食油、猪肉、烟酒、白糖等无一不需要票证。换句话说,没有票证,拿着钱也买不到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谁还会去考虑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呢?

  那时候,从政府层面来说,食品安全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当时的提法是“食品卫生”。

  有学者指出,2004年之前,我国实行的一直是以“食品卫生”为主导思想的“单一部门”监管体制。

  这一说法的佐证是,1965年国务院批转《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规定:“卫生部门应当负责食品卫生的监督工作和技术指导。”这种“单一部门”体制模式一直延伸到2004年。

  尽管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食品卫生监管内容逐渐丰富,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但是整体上“单一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管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此期间,虽然卫生部门几经变革、努力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要,但依然不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的要求。

  反映到社会生活中,是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比如说“多宝鱼事件”。

  2005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监管部门在抽检多宝鱼时发现,鱼体内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因该药物可对人体致癌和致胎儿畸形,农业部将其列为禁用兽药,并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

  后来,济南警方历时8个月,侦破了全国首例大规模非法养殖多宝鱼案,扣押封存10多吨未销售的多宝鱼,刑事处理犯罪嫌疑人5人。

  显然,多宝鱼事件给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包括在此前后,还出现的“毒瓜子”“瘦肉精”“毒狗肉”等事件。

  巧的是,同样在1995年,《食品卫生法》颁布施行。

  不过,“卫生”二字显然不能囊括“安全”的所在含义。因此该法在施行10余年后,以此为基础,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

  2013年《食品安全法》启动修订,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修法的同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在不断创新、完善。

  二

  40年前的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成立。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国务院主管药品监督的行政执法机构。

  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成立,其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食品监管职责。

  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中,“食品安全”概念是与“多部门分环节监管”模式同时出现的。其标志应当以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标志。这也是“食品安全”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级规范性文件里。

  随着这份文件的出台,当时的工商部门也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这就是文件中所说的“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实际上,在市场办管脱钩的前后,工商部门在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法律法规不断赋予新的职能,工商部门也实现了由监管集贸市场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过渡。

  2009年7月,原工商总局颁布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食品经营的安全性作了详细的规定。此后,各地工商部门依此规定,大张旗鼓地在流通环节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行动。

  2013年3月,食药监总局挂牌,成为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直属机构,“九龙治水”的局面宣告结束。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等机构的职责,组建全新的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迎来了又一次重大变革。

  履新的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在大市场监管时期,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食品药品领域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解决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以及校园食品安全等问题,提高食品全产业链供给质量,促进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推进“互联网+”食品药品安全。

  三

  当年,“有病”的多宝鱼游来游去,最后是被抽检发现存在问题。

  时至今日,抽检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力量。通过抽检,食品安全的隐患被一个一个发现。

  梳理近3年来由原食药监总局通报的抽检数据可以发现,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上升,食品安全状况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变化趋势。

  从分类来看,2017年,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油、菜、肉、蛋、奶、水产品、水果等大宗食品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大型生产企业样品抽检合格率为99.6%,大型经营企业样品抽检合格率为98.7%,均比2016年提高0.6个百分点;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达到99.5%,比2016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15年高出2.37个百分点。

  提到婴幼儿配方乳粉,人们难以忘记的是10年前三鹿奶粉事件,“三聚氰胺”这个曾经的陌生词语竟然变得家喻户晓。

  痛定思痛。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后,国家对食品尤其是奶粉的质量加大的监管的力度。婴幼儿配方乳粉“三聚氰胺”连续9年零检出,蛋制品中“苏丹红”也连续4年未检出。

  可以说,对奶粉质量的重点监控是食品安全严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缩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天,人民群众正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食品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安全,才有美好。

  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