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

2018年07月20日 11:0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7月20日,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图为活动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0日讯(记者 吴晓薇) 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召开。此次活动以“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为主线,发布多项科普落地活动,深入社区、商超平台、网络订餐平台等食品消费重点场所,集中开展贴近消费、贴近生活的科普服务,提升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科学知识走进百姓生活。

  食安巨变,科普同行

  

7月20日,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图为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致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摄

  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给乳业带来重创至今,十年间,在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食品安全取得“稳中向好”的局势。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离不开多年来科普宣传在提升消费者理性认知、科学消费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所说,“不是每一个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都有科学的、合理的认知,因为大家不可能都成为食品安全或者食品营养专家,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加强科普特别重要。”

  

7月20日,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图为与会嘉宾合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摄

  进入信息时代,食品安全的科普宣传已经从对食品知识的科学普及前移到与形形色色食品谣言的正面对抗。消费者识谣、辨谣的能力亟需提升,破谣的力度亟需加强。在开场视频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指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包括食品行业,包括学术界,包括食品学会,包括媒体,要把食品方面的科学信息准确、广泛、及时地传播给消费者,尽可能减少消费者和我们所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

  食安知识,进入万家

  2017年,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和“进工厂”四项活动。据统计,全年“食品安全进万家”各项活动线上、线下的直接参与人数累计达百余万人,参与度显著提升。

  7月20日,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图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饿了么签署食品安全进万家战略合作,签约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左),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摄

  今年的“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将从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厂、进网络和进餐饮五个方面展开。活动中,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分别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饿了么”、“便利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相关科普落地活动。首先,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建立“好主妇”科普知识库,并依托于协会会员单位遍布全国的店铺,让消费者在超市、商店购物的同时,了解各品类食品的相关小知识,共同推进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同时,与网络送餐平台“饿了么”合作,以外卖平台推送与送餐骑手传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食品安全“进餐饮”活动。便利蜂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便民零售品牌,也将参与到“食品安全进万家”的活动中来。此外,由学会认证的12家全国食品科普教育基地也将在食品安全周期间,与各地方食药部门合作,共同开展以食品安全“进工厂”为主题的工厂开放日活动。

  科普报告,有声有色

  7月20日,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京举办。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摄

  孙宝国教授以《离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为题,从食品添加剂的诞生、发展等方面讲述了现代食品工业为什么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针对现在消费者大多“谈食色变”的问题,他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了详实解释,让现场的消费者直观地理解各类食品添加剂。

  活动现场,近200名社区居民通过此次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的重点活动,了解了政府、行业、科技界等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中如何凝智聚力,传播食品安全正能量。

  据悉,本次活动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承办。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司长李奇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出席活动,同时学会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等学术界的著名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