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科普实验为小学生揭秘 长得“怪”不一定是转基因

2017年05月19日 11:51   来源:CE.cn   

图为科普作家钟凯博士为学生们讲解食品安全科普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9日讯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家长乃至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为了让少年儿童具备更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相关知识素养,今日,2017“食品安全校园行暨乳品营养周公益行动”在北京市丰台区西马金润小学举行。

  “无糖饮料为什么是甜的?”“催熟水果会催熟小朋友吗?”“为什么有的牛奶能放1年不坏?”“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针对这些和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著名科普作家钟凯博士走进校园,为小学生们讲授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食品科普课。

  “胡萝卜最早应该是白色的、番茄形状各有不同、猕猴桃的芯有黄有绿、野生玉米和食用玉米差别巨大根本没法吃,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基因不同,和转基因并没有关系。”科普课上,钟凯博士不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与身边常见的食品安全谣言有关的食品知识,还通过趣味小实验现场互动,向西马金润小学的同学们展示了“深色食材”本身并非染色而成。

图为现场的学生们积极提问。中国经济网记者韩肖/摄

  钟凯博士向同学们解释:“黑豆、黑米这些食物有颜色是因为含有花青素。花青素和酸性物质相遇会变红,和碱性物质相遇则会变蓝。”随后,他用黑豆、黑米、黑花生、紫甘蓝和紫薯五种材料,分别加水浸泡出花青素,先后加入白醋、碱水。通过实验,同学们清楚地看到,一杯杯原本“黑乎乎”的水依次变成了红色、蓝色。这就证明了深色食物的颜色来自于花青素,并非通过加工染色而成。

  据悉,在2017年“食品安全校园行”后续活动中,主办方还将开展以乳品营养知识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针对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以及食品安全绘画比赛等系列活动,形成学校、媒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合作的良性互动平台,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形成。

  本次活动是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由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北京市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西马金润小学等作为主办单位,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和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作为协办单位,多方共同举办的一场针对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公益活动,也是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

(责任编辑:刘潇潇)

精彩图片

科普实验为小学生揭秘 长得“怪”不一定是转基因

2017-05-19 11:51 来源:CE.cn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