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荷合作让奶牛多产好奶

2017年01月24日 07: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过去,我们的奶牛年产奶量一般在9吨多的样子。到了2016年,年产奶量已经接近11吨。”中地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设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过去3年,中地乳业的奶牛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吨左右,这一进步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养牛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的张建设,长期致力于推动奶牛养殖规模化,曾经有过用飞机从国外引进优质奶牛的“壮举”。在张建设看来,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已经走过了规模化扩张的阶段,需要的是不断提升养殖的科学化水平。

  “奶牛养殖不是简单地把奶牛喂饱,然后等着挤奶就行了。”张建设说,近年来,中地乳业不断加强与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奶牛养殖的专业化、科学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们的养牛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是最重要的。”张建设说,过去,公司只重视引进奶牛,但不重视育种和原料奶的质量。在“牵手”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以后,公司更加注重对奶牛养殖的全产业链管控,在营养、疾病、抗病、产奶质量、产奶数量、成本等环节下足了功夫,科学化养殖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张建设所说的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于2013年。这一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三方共同创立,旨在通过分享荷兰乳品专业知识提升中国乳品的质量、安全及生产力水平。

  “奶牛育种、饲料和养殖方式等硬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奶业前行的步伐。”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胜利教授说,优良的奶牛品种对产奶量提升的贡献达到40%,在单一因素里起到最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奶牛养殖的全周期的科学化管理,使中国的养殖业与世界发达奶业国家接轨。

  李胜利介绍,中荷奶业中心成立以来,围绕提高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建设开展奶业合作科研,组织开展22项科研课题,从饲料营养科学到奶牛精准化饲养管理、原料奶质量管控到乳制品加工、动物福利到节能减排、新产品开发到消费行为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涵盖奶业链中的奶牛养殖、饲料加工、奶牛育种、乳品加工、奶业金融支持、奶业科技创新等重要环节。

  不久前,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三方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未来3年继续在我国推广“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安全、优质奶业生产模式,促进我国乳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李胜利表示,未来15年内,中国牛奶需求将稳步增加,原奶总产量将提高至7000万吨,自给率将达到65%至70%。在整体趋暖的奶业大环境下,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将不断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实现中荷两国奶业全产业链上的更多优秀企业的交流互动,为中国奶业的快速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将致力于使中心成长为引领中国奶业发展的国际型奶业科研、奶业合作平台组织,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发展模式,促进中国奶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李胜利说。

  记者了解到,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将关注制约中国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技术体系建设的科研工作;更加重视国内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本土化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借助网络渠道,进一步推出在线培训与线下专家指导、专业考核等相结合的全新培训模块,借助互联网平台和中心的专家资源,服务于更多的奶业一线工作人员,使更多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落地。(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