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原奶价格暴涨暴跌 奶业周期性波动困境待解

2016年09月06日 07: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奶价格暴涨暴跌

  奶业周期性波动困境待解

  2008年以来原奶价格走势 新华社图片 数据来源:方正证券

□本报记者 任明杰

 

  随着奶价跌跌不休,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事实上,三聚氰胺事件后,告别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国内奶业开始陷入暴涨暴跌的周期怪圈。与国际奶业的快速接轨,也使国内奶业受国际奶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加大。如何摆脱强周期带来的不稳定性,成为奶业面临的新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原料成本的下降,乳企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短期内大幅提升。不过,有专家指出,上游奶价长期下跌,并不利于下游乳企的稳定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到来,受备货因素的影响,奶价短期内有望迎来反弹。另外,年底国际奶价有望迎来实质性反弹,但能否带动国内奶价走出反弹行情仍需观察。

  奶业陷入周期怪圈

  2013年下半年,国内发生了严重的“奶荒”。中国证券报记者当时在行唐县调研时,卢文学正经历“幸福的烦恼”。一方面,从2013年5月开始,原奶收购价格大幅上涨,甚至一度涨至6.5元/公斤的历史最高水平;但另一方面,“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牛存栏量大幅下降,奶价的快速上涨并未给奶农和养殖小区老板带来可观的收益。令卢文学想不到的是,短短一年多后,奶价便进入下跌通道。

  宋亮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奶业开始呈现出强周期的特征。1998年到2008年是中国奶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但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中国奶业遭受重创,发展速度降至谷底。特别是2009年,由于生鲜乳一时无人收购,奶农纷纷卖牛宰牛,当年的奶源增长率下降2.74%,供求失衡不断加剧最终导致2013年下半年国内出现严重的“奶荒”,原奶收购价格大幅上涨。

  近年来,国内奶业与国际接轨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了周期性波动。 方正证券 指出,国内奶牛养殖禀赋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而需求增长迅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而新西兰养殖资源丰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乳制品贸易伙伴。2013年由于中国与新西兰奶价均大幅上涨,刺激两地均扩大养殖产能;同时2013年-2014年中国进口大包粉量大增,累积大量库存,2014年1月开始新西兰原奶价格经历了两年半的下跌周期,并带动全球其他主要乳制品生产国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

  于康震表示,当前,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制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关,但主要还是我们自身竞争力不够强,饲料和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和管理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一体化程度仍然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仍然不强。

  韩长赋表示,中国力争到2020年奶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5年整体进入世界奶业强国行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五个方面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以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为依托,“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二是以完善现代奶业质量监管体系为重点,“严生产,强监管,创品牌”;三是以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为抓手,实现奶农奶企合作共赢;四是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布局,全面增强奶业国际竞争力;五是以宣传引导和创新营销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乳品消费水平。

  奶业遭遇“内外夹击”

  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奶牛专业养殖县河北省行唐县,全县的支柱产业奶牛养殖业正经历着最艰难的时刻。“从2015年1月开始,奶价便持续下跌,2016年以来更是加速下跌,现在奶企给我们的收购价已经跌到3.81元/公斤,我们给农户的收购价是3.3元/公斤,无论是我们还是农户都是勉强保本。”行唐县奶业协会会长,同时也是一家奶牛养殖小区老板的卢文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除了奶价跌跌不休,原奶的收购量也不断下滑。卢文学告诉记者,今年行唐县很多奶企的收购量比以往下调了20%,奶农遭遇“卖奶难”。今年4、5月份,很多农户开始卖牛杀牛,导致全县的奶牛存栏量骤降1/3,全县的奶牛养殖业遭受重大打击。

  行唐县奶牛养殖业所面临的艰难形势也是全国奶业的一个缩影。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日前表示,目前国内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据农业部定点监测,3月份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51%,同比增长5.8%;同时,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11.9%。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持续蔓延,以至于奶业被一些银行列入“高危行业”。

  国内乳制品消费不振和进口乳制品挤压的“里外夹击”是造成国内奶业量价齐跌的重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内乳制品价格偏高的原因,近两年国内消费一直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包括发展潜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此外,根据国际奶业经济学会发布的数据,今年5月,全球原料奶平均价格折合成人民币为每公斤1.44元,中国10个主产区平均原奶价格为每公斤3.46元。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为每吨1.8万元,而国内接近每吨3万元。“当前,国际乳品市场需求增长低迷,全球乳业产能过剩,原料奶供应价格同比下滑,与国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外奶价更具竞争力,导致乳品进口规模扩大。” 伊利股份 在2016年半年报中表示。

  近几年来,国内奶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未能解决。2015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比2008年提高了29.5个百分点,奶牛单产也大幅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比2008年提高1.2吨。同时,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合格率达99.67%。不过,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奶业20强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奶业仍然“大而不强”,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偏高,养殖加工脱节、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不响亮、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等。尤其是当前受进口冲击和消费不旺影响,面临奶价低、销售难、奶农收入减少、企业库存增多等突出问题。

  乳企净利大增

  随着奶价长期在低位徘徊,原料价格的下降直接带动了下游乳企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大幅提升。

  以 光明乳业 为例,公司8月29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0.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0.25%。 国海证券 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驱动力来源于毛利率的提升。公司高价奶前期已经基本消化完毕,同时上半年原奶价格在底部徘徊,公司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带动乳制品制造业毛利率为44.77%,同比提升7.0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

  此外,伊利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2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1亿元。群益证券指出,受益于奶源价格相对较低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达39%,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这是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而营收增速微降主要由于受整体大环境低迷的影响以及进口乳制品增多,奶粉业务竞争加剧使得公司奶粉营收下滑。

  “2015年以来,原奶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下游乳企净利润和毛利率大幅增长。但另一方面,原奶价格的不断下跌造成奶农无利可图,“倒奶杀牛”现象不断蔓延,奶企为了保证奶源的供应短时间加大采购量。但收购来的原奶又一时无法销售出去,只能喷成粉,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奶企减少收购,造成奶价进一步下跌,形成恶性循环。”宋亮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到来,国内奶价短期内有望迎来温和反弹。卢文学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节前备货的原因,下游乳企一改往常不断下调收购量的做法,开始足量收购,虽然现在奶价还没有明显异动,但已开始出现反弹的势头。”

  业内人士表示,奶价温和反弹有望给乳企和奶农带来“双赢”。方正证券指出,奶价与乳企收入增速呈正相关关系,在奶价上涨过程中,乳制品企业可以顺势提价,基本能够将价格的上涨传导至下游。而在奶价下跌时,行业陷入价格竞争中,频繁的促销打乱企业原有价格体系和渠道利润分配,影响经销商的积极性。2013年上半年和2015年四季度是为数不多的奶价温和上涨的时段,也是很多乳企收入和利润增速最为平稳而确定的时期。在奶价稳步回升的情况下,对乳制品制造企业最有利。

  对于未来全球奶价的走势,宋亮指出,2016年底和2017年初,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善,国际奶价有望迎来实质性反弹,并有望在2017年延续上涨的态势。“由于国内奶价与国际奶价差距较大,国际奶价的上涨能否带动国内奶价上涨,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宋亮表示。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