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评论:“共治”之后方可“共享”食品安全

2016年06月16日 09:06   来源:央广网   

  作者 王纪春

  这两天,第六个“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举行。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的袁家村,有句口号十分打眼,叫做“农民捍卫食品安全”。村干部都是“食品安全监督员”,每人分管一条街,每天巡查一次。袁家村所有农民经营户都面向消费者发下“毒誓”,写下庄重的食品安全承诺,并制作成牌匾高悬在醒目的地方。

  现在,袁家村正在共享食品安全所带来的好处:这里每年接待游客400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卖豆腐脑的曹大爷,一年毛收入就有86万元;“粉汤羊血”的经营者董芳梅,一年300万的毛收入让她乐得合不拢嘴。

  袁家村的故事,是对食品安全“共治共享”的最好诠释。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殃及上下游的食品安全,这就需要生产者诚实守信、监管者明察秋毫。

  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食品没有“零风险”,监管必须“零容忍”。对屡教不改、严重违法违规的经营者,就该“亮红牌”,就该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为良心商家腾出发展空间。

  在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改正的经营者,会得到消费者的谅解。最可怕的,是主观恶意、不思悔改。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饿了么”网络平台无照经营的黑作坊等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前不久,“饿了么”公布整改进度:平台日均注册商家2116家,有677家被淘汰,淘汰率超过30%。这家公司亡羊补牢,立即筹建食品安全部,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我们看到,“饿了么”没有因为问题被曝光而倒掉,积极整改换来了更多信任,平台日订单量近日已首次突破500万。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离不开媒体和消费者的力量。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发现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要敢于曝光、揭露,并提出客观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广大消费者则应该学会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不信谣、不传谣,面对权益受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权。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参加全国食品安全周主场活动时说,食品安全人人关心,维护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确,“共治”之后方可“共享”,监管要铁面执法、企业要诚信经营、公众要勇于说不、媒体要激浊扬清,食品安全如同一只木桶,任何一块木板短了都不行。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评论:“共治”之后方可“共享”食品安全

2016-06-16 09:06 来源:央广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