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产粮大省缺库装粮 千亿斤新建仓容重点倾斜东北

2014年08月20日 07: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提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东北再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8月1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对吉林、黑龙江等粮食仓容紧张地区,抓紧进行跨省移库腾仓。下一步全国新建1000亿斤仓容重点向东北地区倾斜,争取用2~3年基本解决东北地区粮食仓储难问题。同时,畅通“北粮南运”,加强运粮通道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粮食大型装车点建设,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和节点布局。

  实际上,伴随着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连年增产,粮食储存库容问题已经愈加凸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春玲就提案加大粮食仓储设施投入。据其测算,仅以黑龙江为例,到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预计将达到1500亿斤,按照国家给黑龙江省确定的1:0.6的仓粮比计算,该省还需要粮食仓容900亿斤,但其现在有效仓容仅有600亿斤,缺口尚有300亿斤。

  新建仓容向东北倾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年年拔高的粮食产量,愈发使得东北地区库容紧张问题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开春以来,粮食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外销和加工需求不足,黑龙江、吉林已经出现了历史最大库存量,而政策性收储主体有效仓容和烘干能力的不足,又导致储粮安全形势渐趋紧张。

  粮食市场的低迷景象至今仍在延续。吉林省粮食局数据显示,在每周举办的临储玉米竞价交易会上,8月4日~8月8日的周交易会出现了今年竞价以来最为低迷的现象:深加工企业成交锐减,省内深加工企业成交数量仅为1.6万吨,是历次成交最少的一次。

  8月15日,在为尚未成熟的吉林秋粮找“买家”的交易会上,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透露,“吉林省目前有效仓容375亿斤,按照国家到2020年基本消灭不合理露天储粮的要求,吉林仓容缺口270亿斤。”事实上,在吉林,粮食露天存储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70%的收储玉米都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粮食质量保存问题。

  由于吉林不产夏粮,韩福春表示,吉林全省的粮食收购数量、粮食库存在4月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企业库容已超负荷运转,亟须超前运作,解决好今秋新一轮粮食收购入库问题。

  《意见》明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14亿元,支持东北地区新建64亿斤粮食标准化仓储设施和一批散粮物流设施;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维修改造200亿斤仓容危仓老库。改革创新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资方式,充分发挥地方和社会建仓积极性,鼓励支持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储粮。同时,对吉林、黑龙江等仓容紧张地区,抓紧进行跨省移库腾仓。下一步全国新建1000亿斤仓容重点向东北地区倾斜,争取用2~3年基本解决东北地区粮食仓储难问题。

  韩福春表示,在全国1000亿斤的仓容计划里,吉林省计划建设100亿斤。但记者发现,即便如此,吉林省的仓容缺口都还有170亿斤。

  “移库腾仓”布局北粮南运

  解决仓容紧张需要多管齐下。《意见》指出,还将畅通“北粮南运”渠道,加强运粮通道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粮食大型装车点建设,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和节点布局。

  近30年来,我国“北粮南运”的粮食分布格局逐渐形成。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大粮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总产达到2904.74亿斤,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两成以上。

  “东北粮食产量举足轻重,全国50%以上的粮食增产来自黑龙江,201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排全国第一。”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南方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太快,使得耕地减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北粮南运的格局已经形成”。

  “我国目前粮食调出省(区)只有5个,而东北地区占3个。”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曾对媒体表示,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粮食产量的“蓄水池”和“稳压器”。

  李国祥的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2010年,我国粮食的供求格局已大致形成:当前粮食供给有余的主要是东北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冀鲁豫区(河北、山东、河南),长江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西北区(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新疆),供给平衡略有余,供给不足的主要有东南区(福建、广东、海南、江苏、上海、浙江)、京津区(北京、天津)、青藏区(青海、西藏)和西南区(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

  其中,东北区、冀鲁豫区在全国粮食安全保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南区、京津区则相反,供求失衡日益严重,自给能力不断下降。这种分化最终导致了“北粮南运”这一格局的形成。

(责任编辑:韩肖)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