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打造舌尖上的安全长城——访中粮集团副总裁万早田

2014年07月24日 09: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苏琳

图为中粮集团副总裁万早田

    记者:日前,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7部门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及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圆满落幕。作为唯一一家食品企业,中粮集团连续六年承办了此活动,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万早田: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标本兼治、长抓不懈,需要社会共治,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民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重塑市场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发挥主体责任,严格治理,提升能力;政府要加强监管,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调动资源,组织专家,加强对消费者的信息公开和食品安全知识传播。“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是展示企业形象,向社会宣传食品安全的有效形式,特别是本届宣传周举行的以“尚德守法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的食品安全论坛,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规范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行为,推动形成“尚德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社会风尚,构筑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此次参展,中粮集团旗下10余个品牌近300种产品集体亮相。以“中粮产业链 打造食品行业安全新长城”为主题,通过企业宣传片、全产业链互动触屏、食品安全展板等形式,重点将中粮“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让行业监管者、行业参与者、新老客户、消费者了解中粮集团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以及以严格食品安全品质为己任,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好产品。琳琅满目的产品展示、生动丰富的试吃体验、二维码扫码购物等环节都贴近消费者,让到场观众体验到中粮产品的安全品质。同时,现场还设置了我买网体验专区,通过ipad体验下单,也可用手机扫码免费送到家,结合优惠券派发,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参与。这些活动除展示企业形象外,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和提振消费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也应是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体现。

  记者:不久前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三个“最”彰显了政府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的决心。6月23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增加了完善食品追溯等重要制度。对此,您怎么看?

  万早田:毫无疑问,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如果做得不好,一个小公司就能毁掉一个行业,特别是对于中粮这样的央企而言,捍卫食品安全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几年,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因为经营者道德诚信缺失;但也有的是由于企业生产管理能力欠缺导致,特别是对一些产品生产链条长的企业而言,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导致最终的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所以有必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高效协同,建立食品产业管理上的长效机制。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中粮始终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的品牌工程、生命线工程、社会责任工程和核心竞争力工程。2009年,中粮提出了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系统强化产业源头、生产过程和出口端的质量安全管理,并着力构建了制度标准、推进保障和考核评价三大支撑体系,服务产业链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向消费者奉献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过几年的努力,中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已基本建成,在连续5年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抽查中,中粮产品合格率均在99%以上。

  记者:中粮建立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都包含哪些内容?

  万早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强企业,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中粮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就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收储物流、贸易、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制造与营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同,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奉献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记者:能否举例说明,中粮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是怎样做到“中间环节都不出现纰漏”的?

  万早田:我们通过打造全产业链,管理好这个过程,把研发创新能力、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品牌渠道和销售能力连接到一起,为全社会提供有附加值的服务。

  就说葡萄酒吧。葡萄原料是葡萄酒全产业链的源头。行业内的说法是葡萄酒的好坏“七分看原料,三分看工艺”,是说葡萄酒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葡萄种植产区的质量管理。

  长城葡萄酒在中国最早引进国际名种酿酒葡萄,其精心培育的沙城、昌黎、蓬莱三大产区全面托起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基础。多年来,长城葡萄酒逐步摸索出一套 “基地化”管理模式,在中国首家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植保、统一收购”的种植管理模式,改变了果农过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落后观念,根据每一个种植户基地的土壤和环境等不同来确定所要种植的品种和数量,并坚持绿色种植,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在三大产区,葡萄的采摘严格按糖度和成熟度等标准进行筛选,并采用手工采摘。在桑干酒庄,酿酒师甚至会采取串选、粒选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保护酿酒葡萄的品质。园艺师按照严格的标准从葡萄栽植方式、葡萄架的修剪、肥水管理、采收全程跟踪管理,而国际级酿酒师则会根据葡萄的成熟度以及所要酿造的酒的风味,确定采摘的时间与地块。

  生产环节实现无缝隙安全监控。新的《食品安全法》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长城葡萄酒作为葡萄酒行业的领导品牌,在建立“生产标准化体系”方面,也始终强调质量监控无缝隙原则。在原辅料和成品的检测方面,除遵循国家既有标准之外,还与国家专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达成协议,在每一批原辅料进厂以及葡萄酒成品酒出厂之前,均需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独立检验与认证,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安全系数。除此之外,企业还投入巨资引进多项国际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结合国际上最先进的葡萄酒及食品检测标准,增加了多项自检项目。

  在生产过程中,长城葡萄酒坚持贯彻HACCP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严防非生产危害,力求将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葡萄酒产成品样本库,对每一批出厂的产成品都保留样品,以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并于2008年开始,在葡萄酒行业首家启动产品电子监管码系统。

  记者:作为高度关联一体化的产业,粮油食品行业涉及农业、加工业、制造业、流通、金融等不同领域,而从粮食到食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相对于葡萄酒的生产要复杂得多,中粮是如何做到保障食品安全的?

  万早田:经过三年的努力,中粮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标杆企业的先进做法,不断对标、改善、提升,提高对食品安全的系统的掌控能力。

  全产业链模式下,我们将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麦、糖、番茄、肉食等产业链有机组织起来,实现了整个粮油食品链条从种植到食品营销的畅通无阻。

  我们按照市场、客户和消费者需求,组织农民引入优良品种,提升种植、养殖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布局的物流和加工设施,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以消费者洞察为引领,形成品牌、渠道和研发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我们把农产品通过全产业链成为最终消费品的过程形象地称之为“从田间到餐桌”,事实上这个直观的描述并不能概括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全部奥秘。直到今天,我们的各业务品种、各业务环节由于其历史和现状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团队组成和能力不同,有不同的经营方式,但全都聚拢在全产业链核心理念之下。

  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团队,乃至每一个人,在整个链条上的位置、优势和价值,链条之间的衔接关系、协同关系。全产业链不是某一个产品的产业链,不是在每个产品上都从头到尾地由一个小的组织来完成,也不是链条的所有环节都完全由我们自己投资去做。(经济日报记者 苏 琳)

(责任编辑:刘潇潇)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