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豆浆业借三聚氰胺事件崛起 维维错失黄金发展期

2014年02月18日 09: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胡军华 戴一苇

  国产大豆的产量虽然逐年减少,但至今没有出现断崖式的败退,要归功于豆制品的强力支撑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中国牛奶行业是最大的输家,行业龙头企业蒙牛乳业[微博](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损失惨重,历经几年时间才慢慢恢复元气。

  而当牛奶让人闻之色变的时候,作为牛奶危机的最大受益者,豆浆产业快速崛起。包括豆浆在内的豆制品,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销售额翻倍,越过150亿元关口;豆制品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从17家猛增到约40家。

  在豆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间里,龙头老大维维股份(600300.SH)却出人意料地一头扎进牛奶和房地产业务,白酒和煤炭经营“齐飞”,让人大跌眼镜,也为益海嘉里、永和大王等豆浆“后来者”在这个市场大展拳脚提供了机会。

  豆浆井喷

  在上海宝山区的一家甘其食包子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店每天卖出自有品牌的豆浆300袋上下。这家2009年才创业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在杭州、上海等地已开出150家以上的门店,每袋豆浆2元,按照每家门店每天销售300袋的水平推算,每年仅豆浆即可带来3000万元营收。

  这家甘其食包子铺所在的路上,前有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肯德基[微博]和东方既白餐厅,还有提供餐饮的全家便利店,后有价格更加接地气的超比馒头店,无一例外,上述所有餐饮场所都提供豆浆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从北到南的餐饮企业,特别是中式餐饮企业的遍地开花,为豆浆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回复本报记者称,目前我国豆浆的消费量(以干豆计)应该在120万吨左右,以上数据涵盖了消费者在家自制豆浆以及散装豆浆的消费量。其中家庭自制的豆浆消费量约占50%,大量家庭自制豆浆,让生产豆浆机的九阳股份(002242.SZ)成为了中国股市的一大传奇。

  在豆浆的工业化生产方面,2012年,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对豆制品行业规模企业(年销售额上千万元)进行分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豆浆类产品(以使用大豆计)2012年为31.8万吨(2011年为29.22万吨),2012年是2011年的1.09倍。其中液态豆浆2012年13.9万吨,2011年为11.23万吨;固态豆浆粉2012年17.89万吨,2011年为17.99万吨。

  豆浆在内的豆制品井喷,让危如累卵的国产大豆看到了一线生机。在国产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加工企业,由于进口大豆加工食用油更具优势,黑龙江油厂常年大面积停工,进口大豆的数量最近5年从3000余万吨激增至6000余万吨。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自2009/2010年以来的四个市场年度,中国大豆的产量分别是1498万吨、1510万吨、1448万吨和1280万吨。

  国产大豆的产量虽然逐年减少,但至今没有出现断崖式的败退,要归功于豆制品的强力支撑。

  国产大豆在含油率上只有16%左右,进口大豆含油率可以达到19%甚至更高,要比加工食用油,国产大豆没有优势。不过,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于进口大豆,而且有非转基因的卖点,做成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产品可开发的附加值远大于榨油。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称,2008年至2012年,我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分别约为900万吨、950万吨、1000万吨、1050万吨和1100万吨。每年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约占食品工业用豆的50%左右;用于直接食用的约占30%;用于其他食品加工的约占20%。以2012年我国国产大豆产量1280万吨推算,约有80%的国产大豆用于大豆食品行业。

  豆奶企业快跑

  上世纪90年代初,“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的广告语响彻大江南北,维维股份很早就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品牌形象,成为豆奶领域的第一品牌。

  2008年三鹿事件爆发引出的发展机遇期里,与其他品牌的突飞猛进相比,维维股份往前走的步子却略显缓慢。

  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里,维维股份豆奶(2011年开始,维维股份将豆奶粉、豆浆粉及嚼益嚼合称为固体饮料)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0.61亿元、8.95亿元、11.30亿元、13.06亿元和13.65亿元,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与对手相比,速度慢了很多。

  益海嘉里2008年下半年收购已陷入停产的黑龙江大豆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当时豆奶粉的产能是6000吨,只有一家位于佳木斯的工厂。而目前除了佳木斯工厂,益海嘉里还新建了秦皇岛和上海工厂,豆奶粉产能增加至2万吨,市场份额跃升至10%左右。

  1995年,永和大王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餐厅,专卖豆浆、油条。发展至今,永和大王已经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44个城市,拥有超过300家餐厅,豆浆成为其招牌产品。控股永和大王的菲律宾快乐蜂餐饮集团野心勃勃地宣称,要成为中国市场第一中式快餐企业。

  在豆奶粉领域,维维股份仍然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每年有7万多吨的销量,却保守有余,进取不足。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维维股份进入白酒业、房地产业等领域导致分心之外,维维股份豆奶业务不被看好的原因在于,它的影响力主要在零售市场,即2C领域,因为起步早,销售渠道覆盖较为充分,但接受冲饮型豆浆的消费者数量有“天花板”。这些年,中式快餐店、烘焙店发展迅速,对豆奶粉需求旺盛,对于这一块的2B市场,维维股份没有多少作为,益海嘉里在这一块则如鱼得水,短短数年间,已成为2B市场的领导者。

  相比豆奶粉市场,液态豆浆饮品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向本报提供的材料显示,液态豆浆增长较快,豆浆粉的增长基本趋于平和。液态豆浆生产企业投豆量普遍增长幅度较大,如祖名公司增长了20.39%、豆豆集团增长了22.56%、上海张小宝公司增长了42.86%、太原金大豆公司增长了20%、南京果果增长了41.67%,维他奶则增长了近3.5倍。

  液态豆奶在2009年成为黑牛食品(002387.SZ)的主营产品之一,当年营业收入只有0.57亿元,到2012年,液态豆奶的收入猛增至3.26亿元,超过了豆奶粉3.24亿元的收入。

  不过,在这一领域,要想成为王者,需要做的事情还有更多。

(责任编辑:张欣瑜)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