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乳企加紧转型谋出路

2014年01月10日 07:3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过去的一年,乳品行业历经质疑和坎坷,随着监管的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企业开始多方面探索自身的出路。就在本月6日,雅士利国际控股及蒙牛乳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雅士利将雅士利(郑州)营养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权以3.77亿元的价格,出售给蒙牛投资与WhiteWaveFoodsCompany(以下简称WhiteWave)香港子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该公司由蒙牛持股51%,WhiteWave香港子公司持股49%。蒙牛投资是蒙牛乳业的全资子公司,蒙牛乳业方面持有雅士利76.58%已发行股本。

  对于此次交易的影响,联合公告显示,将使雅士利及蒙牛得以专注于各自的主营业务,即雅士利的奶粉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及蒙牛的液态乳制品生产和销售。

  蒙牛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旨在拓展蒙牛在营养饮品方面的市场空间。奶业专家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蒙牛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奶源紧张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蒙牛也是希望拓宽其产品及业务,减少对乳制品的依赖。

  整合年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伴随着新政的落地,涨价、香港限奶令、肉毒杆菌、反垄断和整合并购等声音依然萦绕耳畔。而在这其中当属工信部提出的对国内乳企的兼并重组政策影响最为持续深远,如果说2013年的行业并购称得上是前奏曲,那么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则将会出现行业兼并的高潮。

  继去年6月蒙牛乳业收购雅士利拉开国内乳企并购大幕后,9月9日,国内另一家乳企巨头伊利实业发布公告,投资3.1亿元收购辉山乳业,获得其部分专利及品牌使用权;11月21日,乳粉企业圣元国际在上海宣布,公司已与育婴博士签订协议,对其进行并购重组。

  合生元抓住年底的尾巴,在去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宣布将通过全资控股的两家国内子公司——广州合生元及合生元健康,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协议总金额为3.5亿元。此外,在过去一年里也不时传出北大荒收购完达山,以及伊利收购飞鹤等诸多乳企并购传言,乳业兼并重组被业界认为是对乳品行业的行为规范、食品安全等所祭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兼并重组将成为2014年乳企间的主题。

  工商部门的资料显示,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2013年11月26日成立,12月30日刚刚获得核准,说明这是一家专门为此次收购设立的公司。据合生元透露,长沙营可将成为合生元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2014年即将在长沙生产合生元旗下新奶粉品牌“素加ADIMIL”,据悉,此品牌定位中端婴幼儿奶粉市场。

  尽管,交易双方都否认奶源是合生元收购目的,但亚华的“南山牧场”——一南方最大的天然牧场,这块蛋糕的“味美”还是用事实说明合生元的用意所在。

  有业内人士表明,此番收购明显是为顺应国家对乳业资源整合的大潮流而来。据悉,合生元一直采取的是委托海外企业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进口奶源、原装进口等卖点赢得国内市场。而根据2013年12月最新发布的婴幼儿奶粉企业生产许可细则,明确禁止委托、贴牌等方式进行婴幼儿乳粉生产,整顿期限是至2014年5月31日,合生元明显遭遇瓶颈。

  不难看出,业内整合重组的加速只是该行业应对变化的表象。而引发这一系列事件的诱因来自政策的不断收紧和对奶原料的争夺。

  政策组合拳

  2013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组建,食品安全问题有了统一的监管部门,从全环节监管的链条构建到规范生产许可标准,食药监总局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频频出击整顿婴幼儿奶粉行业。

  201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重点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等电子追溯系统建设;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按照药品标准监管奶粉行业;6月和10月,两度禁止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食品;8月,公布了128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信息;12月,连续出台多个有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文件,从生产许可证、生产设备、原辅料、洋奶粉必须有中文标识以及售后责任等多个方面严格要求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和销售标准。

  2013年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部署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工作。被称为“史上最严细则”的规定出台,进一步加速了乳企间兼并重组的步伐。分析人士认为,根据规划,2018年,中国或只保留50家奶粉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考虑到目前中国同类的企业多达128家,折算下来,5年内的淘汰率高达六成。有专家进一步预测未来并购整合大潮将集中在陕西和黑龙江奶业集中区。

  可以说2013年是我国对婴幼儿奶粉行业质量安全问题整治最为严格的一年,但业内依然认为其中部分文件还不够具体,容易造成规范企业管理时的疏漏。“虽然相关政策做出了很多细化的规定,但也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奶荒加速企业转型

  在一系列的政府组合拳之后,业内人士对2014年中国乳业市场的变局充满期待,但年末的奶荒却在奶业市场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消费者对终端市场的价格变化总是那么敏感,去年12月液态奶产品频繁提价,一度出现超市液态奶脱销的情形。然而,这已不是去年液态奶产品的首次提价。早在去年2月,圣元便涨价5%,蒙牛、光明、伊利三大乳企在去年10月前后也已经有过一轮涨价。

  随着终端市场的不断提价,一直以来困扰国内乳业的奶荒问题也被一一揭开。饲料价格、土地价格、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涨都在推高生产成本,这使得奶牛养殖户和企业无法通过采取精细化管理、高效生产运营等内部措施消化全部的上升成本,最终还得由消费者买单。

  同时,自然条件和疫情等因素造成奶牛减产,奶农养殖户利润被压缩,导致奶农的积极性大幅下降,造成目前国内奶源供需严重失衡。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奶源缺口达到430万吨。

  奶荒对2014年奶液产品市场的影响会有多久很难预料。中国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称,“这次生鲜乳价格上涨,应该看到它是恢复性的。”随着后期新西兰奶粉进口恢复,以及规模奶牛养殖场生产能力的逐步释放,预计2014年春节后,奶源紧张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价格也会基本趋于平稳。但相较于农业部的乐观展望,作为“当事人”的奶牛养殖户们则悲观不少,“奶荒问题恐十年内都难以缓解”。

  众多业内人士预测,目前尚未结束的奶荒影响或将持续到2014年上半年。除此之外,最近几年人工、物流等成本也在逐渐走高,也将持续影响明年奶业市场的价格。有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奶源成本和各项人工成本的上涨,明年国产奶粉或许将会有一波涨价潮,但在此前刚刚遭遇了反垄断调查的外资品牌曾承诺在一年内不涨价。但也有经销商表示,不排除国产奶粉为了抢占市场继续走低价战略。

  但奶业专家宋亮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奶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至少会持续十年左右。在他看来,预计需要十年的时间中国奶业才会完成这轮转型。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奶源缺口会长期存在,这就需要进口奶源来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预计,在政府的主导下,2014年国产乳企之间的兼并重组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会有更多的品牌被收购或兼并。

  在此前工信部提交给国务院的文件中,提到将对奶业的兼并重组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是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前10家国内品牌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形成3家-5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

  如果照此步骤,摸底后将迎来企业之间兼并重组的大潮,特别是一些有国企背景的奶企,将成为此次兼并重组的主力军,诸如蒙牛、三元和光明乳业等。此外,奶粉生产的门槛在不断提高,这一趋势将在2014年更加明显。

(责任编辑:李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