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价粽退市引发的思考 让礼品往来回归阳光化

2013年06月06日 15:03   来源:东方网   

  端午将至,超市和卖场中粽子开始占据黄金货架。可与往年不同的是,记者走访发现,天价粽子似乎遭遇寒流,悄悄退出了市场,连往日红火的“空转”粽子券也失去了市场。

  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从天价粽子到豪华白酒、高端餐饮、天价刀鱼、明前新茶,都似乎应声进入了下降通道。

  “反腐和厉行节约的号召,给高档礼品市场带来的冲击非常大。”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说,中国人很注重送礼,而且将贵和“心意”联系在一起,这种送礼经常和人情、腐败纠结在一起。

  记者调查也发现,仍有一些商品似乎在顶风作案,包装中的浪费等现象似乎仍未杜绝。在上海市质监局最近的一次抽查中,“五芳斋”礼品粽、“金榜题名”宜宾五粮液、“汪满田”黄山毛峰等7件产品因疑似过度包装,被依法送检。

  专家认为,公务消费和送礼需求仍然是导致商品礼品化的重要原因。一些礼盒更具隐蔽性,由于在名称中并未定义为“粽子礼盒”,并不算违背国家的相关规定,还让传统食品成为一种“交际工具”。

  但想要遏制这一现象,关键还得“治本”,即在源头上遏制,让礼品的“迎来送往”回归阳光化。

  刘春彦认为,应从源头整治送礼歪风,对于节日变相送礼等腐败行为,加大监督曝光和查处力度。规定报销发票不允许开“礼品”等项目,必须标注具体的商品信息。同时向香港等地学习,将礼品金额限定在一定数目之内,超过这一额度,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以公款行贿罪论处;对公款送礼方和接收方,均以涉案次数反映的实际金额累计量刑。

  而且,法律上对过度包装的规定虽有,却没有给出非常详细的处罚标准。商业连锁专家、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认为,过度包装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会滋生人们的攀比心理,对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过度包装甚至天价包装,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强制性和诱骗性的行销手段。它加重了消费者负担,更扭曲了商品定价机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专家认为,政府应对月饼、粽子等这类商品实施重点监管,要求企业在包装上标明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如果未按规定贴标志,可采取下架暂停销售等管理措施,消费者对虚假标志可以进行投诉。

  消保委专家认为,可以以碳排量作为标准,对多少食品重量规定可使用多少碳排放的包装产品,并强制企业将生产包装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标示在产品上,利用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倒逼包装更加清洁。

(责任编辑:杨斯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