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入酿酒食品 痛饮白酒农企乘虚而入逆势布局

2013年05月20日 15:04   来源:新闻晚报   

制图 任萍 

  如今,吃有机、做生态农业已经成为高端人士一种时髦和地位的象征,然而,真正在田里“务农”的农场主们却过得并不如此滋润。产业链低端的位置,令农业公司从来很难与 “高帅富”挂上钩,因此,不少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也开始寻找“副业”来给自己添加点盈利和看点。 

  “塑化剂”以及“禁酒令”的双重致命打击,令上市白酒企业遭遇滑铁卢。不过,就在他们低迷之时,农业上市公司乘虚而入,逆势大肆布局酒类资产。不少农业类上市公司正在向上下游进军,打通全产业链是其最终目标。 

  顺鑫农业布局酒业 

  今年1月底,顺鑫农业做了一件令市场看来颇为“不合时宜”的事情。它决定自筹资金,投资近5亿元做大做强旗下“牛栏山”品牌二锅头。 

  在经历了去年年底以来一轮接一轮的白酒负面风波后,白酒业正成为资金撤逃的重灾区。而顺鑫农业此时大举布局白酒资产,出乎许多人的意外。 

  顺鑫农业彼时公告称,拟投资建设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研发中心暨升级改造工程(二期)项目,促使企业低档白酒向中高档转型,投资总额为4.8亿元。 

  同时,顺鑫农业表示,将筹资投建鹏程食品分公司熟食产业技术升级项目。包括新建熟食车间1.79万平方米,购置熟食生产工艺设备71台。这部分投资金额则预计为1.45亿元。加码白酒和熟食两项资产,顺鑫农业此次总需要拿出6.25亿元。这笔巨款,对顺鑫农业可谓是大手笔。数据显示,公司2011年全年净利润也仅仅只有3亿元多一点,2012年更是只有1.26亿元。因此,此次逾6亿元的投资,不仅花去了公司近两年来的净利总和,更是透支了其未来的盈利预期。 

  虽然这个举动在很多人看来过于冒进和不合时宜,但对顺鑫农业来说,目前却是逆势扩张白酒市场的不错机会。从近几年的营业数据来看,白酒已经取代屠宰加工成为顺鑫农业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白酒对顺鑫农业的重要性日渐上升。 

  2012年年报再度显示,2012年公司各个业务板块中,白酒业务增长贡献最大,全年实现收入32.4亿元,增长29%,收入占比38%(比2011年提高5个百分点)。而屠宰收入32亿元,下降9%,占比38%(比2011年下降8个点)。可以说,随着肉价下滑的影响,白酒在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比重在不断提升。也难怪顺鑫农业对白酒如此重视了。 

  顺鑫农业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消费群体逐渐增多,市场对中高档白酒的需求势必将增加,因此更应该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本次项目投资完成后,顺鑫农业设将更新企业原有落后的18条灌装生产线,新增配制酒灌装生产线27条,建成后新增配制酒5万吨灌装能力及高品质基酒1.2万吨的储酒能力。 

  农林牧渔行业困境 

  顺鑫农业“轻农重酒"的产业布局,凸显出的是农林牧渔行业盈利微薄的尴尬。 

  去年,顺鑫农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41亿元,同比增长10.05%;但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仅为 1.25亿元,同比下降58.99%。 

  营收状况呈下滑趋势外,公司现金流严重失血,且库存严重。据披露,公司201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2.82亿元,骤降1143.19%,而该数据2011年、2010年的分别为2708万元、6.51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6%。与此同时,2012年公司存货达54.0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达63%。速动比例仅为0.42,现金流紧张可见一斑。 

  为提高盈利,顺鑫农业可谓花尽了心思。其主营业务多而繁杂,除白酒外,还包括养殖与肉制品加工销售、农产品精细加工与物流、房地产开发和花卉、果品的种植与销售等。去年,顺鑫农业还大手笔频繁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2012年累计出资5亿元购买22只理财产品,但合计投资收益却仅有312.6万元。 

  顺鑫农业的困境是农林牧渔行业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从2012年年报来看,农林牧渔行业整体盈利状况都不佳,尤其是畜禽类公司,更是连续出现企业亏损。 

  世纪证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去年农业行业盈利大幅下滑。 “60家可比较的农业上市公司统计,2012年完成营业收入2383亿元,同比增长9.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9.87亿元,同比下降37.21%。 ”其中,养殖行业2012年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净利润为6.73亿元,同比大降75.41%。农产品加工及其他行业2012净利润为-11.22亿元。 

  从一季报来看,畜禽养殖业多家上市公司业绩蒙阴。圣农发展亏损7858.6万元,民和股份亏损4024.69万元,益生股份亏损2454.5万元,天山生物亏损192.1万。值得一提的是,这4家亏损企业均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除此之外,不少公司虽然仍未出现亏损,却明显净利下滑,更是预告了今年中期业绩恐出现亏损。例如,华英农业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万元,同比大降97.25%;公司预计,2013年1-6月净利润亏损3000万元至7000万元。雏鹰农牧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450万。同比下滑49%。公司对于后市仍然比较悲观,预计中报业绩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65%-95%。 

  从目前来看,农业股的低潮仍未过去。 

  科技医药皆来做酒 

  选择白酒,作为盈利突破口,顺鑫农业并不是第一家。近年来,各路资本对白酒业格外眷顾,新闻不断。比如联想控股收购乾隆醉酒业板城烧锅酒、武陵酒厂和泸州市蜀光酒业,海航收购贵州怀酒,高盛参股宋河等等。 

  仔细分析这些涉酒概念公司,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大多主业没落,且近七成立足于本土收购。为何“醉心于酒”,能赚钱是最大的原因。 

  以凯乐科技为例。2008年公司以1980万价格收购黄山头酒业,对厂房、包装车间等进行改造后,2010年白酒收入达到9000多万。2012年,凯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62%。而公司去年白酒业实现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63.65%。 

  维维股份同样如此。 2009年下半年,公司购进湖北枝江酒业51%的股权。第二年2010年年报显示,枝江酒业为公司带来19.63亿元的收入,占2010年总收入的41.21%。去年3月9日,维维股份再度收购贵州醇酒厂酒业相关资产。当日,公司股价拔地而起,连揽5个涨停,市值骤升50亿元,6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65%。 

  在外界看来,这个A股上最赚钱的就是酒了,这一点看看白酒股的股价就可以证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我们接触的机构人士都看好消费概念,白酒板块更是热点。在两市正宗白酒股被炒了个遍后,资金开始挖掘隐形白酒股。 ”某酒企上市公司董秘表示。 

  介入白酒风险难测 

  不过,上市公司介入白酒行业“淘金”也并非如此简单。国金证券研究员陈钢表示,场外产业外资本加速流入白酒行业,场内金融资本持续追捧白酒板块,都缘于白酒行业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成长性。但一旦社会和消费者无法再为行业埋单,白酒行业盈利水准恢复正常后,一批资本可能将折戟。最近,经历连续的利空消息后,酒股已经出现了价值回归的趋势。 

  “高端白酒毛利当然高,但这些上市公司收购的多是三四线品牌,近些年原料成本上涨、运费上调,如果运作不力,盈利并不会如市场想象的那样理想。”陈钢亦直言,“一批产品、渠道不强的品牌会获得阶段性繁荣,但迟早面临边缘化的危险,潮退之后方知谁在裸泳。 ” 

  “酒行业进入简单,运作难。目前大家都朝品牌化建设发展,中低档白酒做高档市场是很难的,在历史文化和酿酒硬件上,有很多的障碍。 ”也有一业内人士认为,等二级市场恶炒的阶段过去了,才能判断这类涉酒上市公司的真正价值。 

  除此之外,今年GDP增长预期的下调、财政收入增速的大幅下滑预期以及政府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将会对白酒的需求产生结构性影响,这也是目前涉酒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 

  做大做强发展战略 

  虽然也不少农业股开始涉足“他业”想要转型。不过,依然有不少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开始回归主营。如种业股的隆平高科、丰乐种业以及渔业股大湖股份近期都发布公告,剥离房地产、贸易等相关非主业子公司,同时加码主营业务,专注于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 

  以大湖股份为例,今年4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以不低于12.2亿元的价格,整体转让与大股东的合资企业上海泓鑫置业有限公司。在剥离房地产业务的同时,大湖股份将以637.47万元价格,收购上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29.35%股权。公司董秘杨明表示,公司聚焦淡水鱼养殖,逐步剥离非主业资产,此次出售完全符合公司未来发展。 

  除了将主营做大做强外,也有农业类上市公司正在向上下游进军,打通全产业是其最终目标。今年4月8日,主营畜牧、乳液的福成五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收购的福成餐饮100%和福成食品100%股权,预计总共发行1.34亿股。通过此次重组收购下有餐饮资产,福成五丰将完成了从肉牛的养殖、屠宰、加工、冷藏到餐桌的业务整合。 

  翻过来再看 

  除了上市公司“喝酒”外,上市公司“涉矿”更是不绝于耳。在A股市场上,资金对涉矿概念的炒作由来已久,更是一打一个准。这给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去“买矿”,就能发大财。现实的确是如此吗,请看下版分解。(记者 沈梦捷 俞佳 报道)

(责任编辑:佟晓群)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