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马来西亚燕窝供货价暴跌6成 终端价竟纹丝不动

2013年05月10日 16:06   来源:羊城晚报   陆志霖

  受2011年“血燕事件”影响,马来西亚燕窝的供货价跟一年前相比已经大跌六成,然而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来广州市场上马来西亚燕窝的价格仍坚挺,每公斤价格维持在4万到7万元不等的水平。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事件发生后马来西亚的“平价燕窝”无法出口到中国来,国内市场对燕窝的需求仍在,存货却越卖越少,终端价格自然难下降。

  每克燕窝最低仍要卖40元

  马来西亚龙标燕窝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添发此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内地的燕窝销量占到其总销量的30%-40%,而“血燕事件”发生后,因为供需关系一下子扭转,所有白燕的价格都跌得很厉害。蔡添发坦言,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的白燕供货价一下从原来的6万-7万元/公斤,跌至2万-3万元/公斤,大约降了六成。

  然而,国内市场燕窝的零售价并未下降。羊城晚报记者昨日走访市内多家高档滋补品专卖店发现,来自马来西亚的屋燕白燕盏,按照等级不同,每1克的零售价格从45元到75元不等。而最贵的、自称采自洞燕的野生白燕盏,每1克的零售价格更达150元。

  在正佳广场的一家滋补品专卖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所售燕窝的价格一直如此,基本上没有做过减价促销活动。但该店员指着一排罐装即食燕窝表示,“这个产品我们在母亲节期间做促销”,但原因是因为罐装燕窝已快要到有效期。

  “燕窝的零售价确实没怎么跌。”广东金康药房连锁总经理郑浩涛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血燕事件”之前,白燕的售价也是在每公斤4万到7万元不等。

  降价后的原材料无法进口

  原材料价格大降六成,燕窝的终端零售价却为何能纹丝不动?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兵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被检出亚硝酸盐超标,中国从2011年7月开始禁止从马来西亚进口燕窝。而在此之前,马来西亚约90%的燕窝销往中国。“马来西亚燕窝供货价虽然下降了,但降价后的原料并没有进入中国。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燕窝基本上都是2011年7月之前进口的存货,零售价自然不会下跌。”

(责任编辑:杨斯阳)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