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算错账” 赔消费者10倍差价(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经搜索

永辉超市“算错账” 赔消费者10倍差价(图)

2013年02月22日 16:37   来源:沈阳晚报    谷丽红

  孙海摄

  昨天,沈阳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继续对春节市场价格进行大检查。此次共检查商户14家,查处违法案件8件,其中责令整改5件、立案3件。沈阳市物价局重点检查了药品零售企业、停车场和商场超市的明码标价情况,并对春节前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商户进行了复查。

  卖高价 药价超政府指导价

  距离国家发改委下调400种药品零售价格已有一段时间,昨天,沈阳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对沈城重点药店进行了价格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药房并未及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药价下调,其中,天士力大药房五一店和东北大药房金廊店被立案。

  成大方圆津桥店和维康大药房松花店的电脑中,虽然对降价药品的价格进行了更新,但货架上的药品标签还没换。在南塔大药房津桥店,规格125mg×12的克拉霉素分散片售价为18元,而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为14.8元,检查人员对该药房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此外,国大药房西塔店、维康大药房中山店等,均未按规定进行商品明码标价,都被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没原价 清仓大甩卖挺奇怪

  新年已过,铁西区一家超市正在对毛毛仔生肖蛇进行清仓大甩卖,零售价格为6.9元,但是在价签上,根本找不到原价。

  超市销售人员解释说,这款毛毛仔生肖蛇以前的售价是9.9元,现在降价到6.9元。不过,在超市内,降价标签都是黄颜色的,这个标签却是白颜色的。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市的价签总共分为两种,正常售价的为白颜色,降价的为黄颜色,这款降价商品,因为电脑系统原因,没能打出黄颜色的标签。沈阳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仓大甩卖”当然属于促销活动,而只有促销价格没有原价,容易误导消费者,这种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沈阳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给这家超市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在本月26日之前,对价格违规行为全部进行彻底整改。

  耍花样 饭店团购价反倒贵

  干锅牛蛙58元、土鸡38元、麻婆豆腐15元……快活林饭店的这套套餐算下来,总价为149元,美团网标注的团购价仅为49元。这份看上去很便宜的团购,却和饭店里的菜谱标价并不一样。

  昨天,物价检查人员在这家饭店的菜谱看到,干锅牛蛙标价18元、土鸡标价22元、麻婆豆腐标价5元。饭店服务员解释说,饭店刚刚开业,现在所有菜品的价格都是促销价,下个月就会调回到原价,也就是网站上标注的价格。物价检查人员认为,饭店的这种做法,涉嫌价格欺诈,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场所,标示出不同的价格,会误导消费者。

  算错账 超市给补10倍差价

  春节期间,消费者张先生在位于东中街的永辉超市购买了一箱核桃露,单价标价3.2元/罐,一箱20罐,总价应为64元,结账的时候,张先生却被收银员收了76.8元。昨天,物价检查人员对此事进行了现场调查。

  这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先生所购买的核桃露一箱是20罐,但是,超市同时在售的杏仁露,一箱则是24罐,确实是收银员在向系统录入价格时,出现了失误,误将整箱核桃露的价格按照24罐进行计算,这样算下来,就多收了张先生12.8元钱。超市已经对这批产品价格进行了修改,并承诺给予张先生差价10倍的赔偿。

  沈阳市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从调查的情况看,超市方确实存在工作失误,至于是否构成价格欺诈,还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才能下定论。

  沈阳晚报记者 谷丽红

(责任编辑:韩肖)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商务地带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