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专家称因大豆纳入统计致粮食安全问题被夸大

2013年02月03日 07:08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张芳曼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在实现“九连增”的同时,谷物进口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引发社会对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我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如何?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

  姜长云认为,通常用粮食自给率,也就是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一般认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 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英文翻译时,通常将“food”译为粮食,实际上“food”准确的意思是“食物”,它比我国常说的“粮食”概念要宽得多。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在国际上并不存在与我国口径完全一致的粮食概念,我国统计中真正能与国际比较的,既不是食物(food),也不是粮食,而是谷物。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口径,谷物包括小麦、稻谷和粗粮,粗粮又包括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在我国,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以2011年为例,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合计占谷物总产量的98.4%。因此,在比较我国与国外的粮食安全水平时,采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我国的粮食生产以谷物为主,谷物产量一般占粮食总产的90%左右。

  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处于什么水平

  姜长云认为,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100.5%。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 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

  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多,2010年以来,进口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去年进口量5800多万吨。按我国的粮食统计口径,大豆纳入粮食中的豆类统计。按此口径算,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水平就低了一些。但大豆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原料和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按照国际惯例,都是统计在油料作物中。多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徘徊在1500万吨上下,大豆进口量已接近国内产量的4倍。如果抛开豆类和薯类,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我国在2008年及以前基本呈现粮食净出口状态,只是从2009年开始才出现谷物少量进口。可见,把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往往明显夸大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应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口粮和饲料粮的安全供给上,就是要大力发展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据测算,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23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6%、占全球贸易量的6%左右;小麦进口369万吨,占国内产量的4.4%、占全球贸易量的2.7%左右;玉米进口52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6%、占全球贸易量的4%左右。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价格优势明显,同时适度进口部分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等满足国内多样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余缺调剂性质。

  如何看待进口粮食

  姜长云认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水资源较少,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国内耕地、水资源紧张压力。但粮食作为经济发展、国家自立的物质基础,对一个大国来讲,决不能依赖进口。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大国粮食自给率都在9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阿根廷自给率超过200%;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自给率在100%—200%之间;俄罗斯、印度、巴西等自给率在90%—100%之间。粮食自给率低于90%安全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

  从我国国情看,粮食只能适当进口,不能大量依靠进口。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大量依靠国际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首先,全世界粮食还不够吃。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2/2013年度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从2002/2003年度的25%下降到了2012/2013年度的20.5%,接近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次,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全球谷物贸易在23500万—31500万吨,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市场大米贸易总量也就是3500多万吨,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25%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第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还存在运输成本问题。大量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