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查处食品违法案件888件 171吨无证肉被查扣

2012年08月21日 10:47   来源:钱江晚报   

  171吨来自境外却未经检疫流入国内的“洋”肉、20个批次掺了含致癌添加剂的辣椒粉、3.15吨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的火腿肠、4万瓶假冒的“百威”啤酒、被擅自更改生产日期后销售的过期牛奶有近3000箱……

  7月15日以来,在全省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中,省工商局布置进行一次拉网大检查,就网起了这些可能对食用者造成影响的“餐桌炸弹”。

  据最新统计,这次行动中,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了食品案件888起。

  171吨“洋”肉没有“出生证”

  虽然名叫“近江水产品市场”,可市场里有不少商户也做肉生意。就在8月6日,市场里就查到了一大批违规肉。

  当时,来自省工商局经检总队的6名执法人员,对一家名为“杭州上城区世贸冻品行”的商户进行了例行检查。

  “冻品行店铺后面是冷库,我们就进去进行了检查。”当时参与检查的一名执法人员说,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在冷库内,发现了大量标称产地为美国和加拿大的牛羊肉冻品,但店铺的负责人却拿不出相关的合法报关与检验检疫证明。”

  报关手续,能证明这批产品是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国内;检验检疫证明,是证明这批产品没问题。这两个证明文件都没有,这批肉自然要被全部查扣。

  顺藤摸瓜,执法人员很快发现,这家商户在下沙外海物流的冷库中,也存放着同样的冻品,有3.65吨之多;随后,执法人员对该外海物流公司冷库进行了检查。

  进一步深挖,战果不断扩大:122吨标示来自加拿大的牛肉和牛排冻品、26.14吨标称来自波兰、荷兰等地的鸡爪冻品有问题;5.48吨来自巴西的牛肚、牛筋冻品有问题;

  执法人员说,这些被查获的冻品合计共171吨,分属4个不同的商家,但是都无法提供合法的进口检验检疫及海关通行证明。

  目前,这些冻品已经全部被查封暂扣,这一系列案件已列为省局督办案件,正在进一步详查中。据有关人员透露,这些违规进入的肉类制品,可能是通过广西云南等陆路口岸流入的。

  全省工商查获食品违法案888件

  这一个月的大检查中,目标除了食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之外,还有辣椒制品、网络销售食品、商场超市现场制售食品等。

  据记者了解,在这些方面,也都查获了典型案例。

  在金华,抽检辣椒粉及其制品131个批次,25个批次不合格,其中更有20个批次,非法添加了非食用物质罗丹明B及碱性橙2。据办案人员透露,罗丹明B有致癌作用。目前,当地共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0起,刑拘21人。

  在浦江,工商部门查到当地一个牛奶代理商,以半价买来了3000箱保质期快到期的某品牌牛奶,然后擅自涂改日期,然后再以全价销售。到被查获时,仓库里只剩下160箱。

  在温州永嘉,工商部门在一个仓库内查获涉嫌假冒“百威”啤酒共1835箱。

  据统计,一个月的行动中,全省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6117人次,检查食品经营者69005户次,查获食品违法案件888件,结案129件,取缔无照经营204户,移送司法机关53件62人。

(责任编辑:杨斯阳)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