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不休,企业“人格分裂症”无药可治?

2012年04月17日 1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似乎存在着两个白云纸业,一个是政府及企业口中的获得“河南省绿色企业”、“河南省污染减排十大领军企业”等诸多荣誉的白云纸业,另一个则是当地居民们口中污染饮用地下水,肆意排污的白云纸业。(4月16日 中国经济网) 

  一面是官方叙事形象中的“优秀代表”,另一方面是严重威胁居民饮水安全的“污染大户”,这两个背道而驰的标签,同时构筑出白云纸业的“人格分裂症”。 

  既然是病,就得治,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出病根。有人认为,企业肆意污染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缺乏社会责任感、一切向钱看,不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态度造就了排污不脸红的形象。诚然,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 

  白云纸业不是第一家身染此病的企业,哈药总厂硫化氢气体超标千倍,云南曲靖市的铬污染,浙江晶科的新能源污染……在企业频曝污染丑闻的背后,不仅要考虑污染企业自身的问题,疲软无力的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也难脱干系。 

  在我国,环保部门惩处污染企业的手段以“罚”为主。只要缴纳了够数的罚款,出现再多的污染问题,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地方经济发展指标与当地政府的政绩考核紧密挂钩。只要企业能带来GDP提升,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就算企业在运行中涉嫌污染也不是问题。 

  地方政府依赖企业的畸形关系、“以罚代治理”的监管模式贯穿近几年的企业发展轨道,一路为污染企业开放通行绿灯的做法,催生众多身患“人格分裂症”的企业。 

  对症下药,是根治顽疾的一个办法,治疗企业的“人格分裂症”也不例外。 

  曾有网友呼吁企业自省,主动为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而在靠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攫取巨额经济利润的诱惑面前,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自觉性。想要污染企业有所觉悟,不妨利用公众和媒体的力量,营造舆论强势,倒逼污染企业承担责任。 

  同时,可以尝试在监管模式上有所突破。既然“以罚代管”的监管办法不能根治企业顽疾,不妨尝试借鉴国外监管部门的方法。例如美国在保护地下水污染方面,出台了专门的《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在企业开发项目的未实施阶段,监管部门就已经介入其中,一旦发现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就给予严厉的处罚。 

  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机制也亟待改变。例如可以将环保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内,不仅保证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环境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清晓)

(责任编辑:张欣瑜)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