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市质监局积极引导白茶产业发展

2011年12月22日 14:3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福建省福鼎市质监局通过白茶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挥示范带动,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规范,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使用,使白茶在品质、种植面积、产量上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不仅提升了白茶内在价值,也实现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福鼎市是产茶大县,茶叶种植面积有1.4万公顷,茶叶年产量达1.66万吨,特别是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白茶原产地,福鼎白茶在种植面积、产量上都是全国第一,享有“中国白茶之乡”美誉。 

  据了解,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 

  为推动白茶产业健康发展,福鼎市质监局以标准为切入点,积极开展福鼎白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使福鼎白茶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不断升高,茶农和茶企业收益大幅增加。福鼎市质监局早在2009年就组织人员指导帮助品品香茶业公司开展白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协同农业、茶业等部门有关专家深入一线进行指导帮助,帮助承担企业组织落实示范区项目,完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项目标准化。经过3年时间建设,经济效益显著增加。示范区2010年总产量达176.5吨,比示范前增产41.5%,产值为893.92万元,比示范前增长70%;带动50户示范户提高经济效益20%~30%;此项目去年升级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并于今年10月通过省级验收。 

  福鼎质监局工作人员还组织专家对茶树种植最佳的有机肥配比、最佳种植密度、最佳采收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农药配比和霜冻防治等技术规程进行总结,并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种植体系,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50~60户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有机茶转换基地800公顷。 

  同时,该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与名牌建设相结合,对白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通过品牌运作,目前已有8家企业9类茶叶产品获福鼎名牌。在福鼎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白茶标准化工作组落户福鼎后,福鼎市质监局积极依托工作组,负责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 福鼎白茶》福建省地方标准获批并发布,同时还制定了《福鼎白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对申请使用“福鼎白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经营者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以产品质量等符合地理标志产品福鼎白茶的产品标准为前提,严格审批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组织全市茶叶生产经营者、从业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管理办法,提高运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福鼎白茶品牌。 

  通过名牌和标准化战略的实施,福鼎白茶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2009年福鼎白茶中的精品茶“太姥银针”成功入选“世博十大名茶”,2010年福鼎白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定为特供专用茶,同年福鼎白茶还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茶品牌”称号,还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等美誉。今年经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课题组评定,“福鼎白茶”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为22.26亿元,在全国茶行业排行第五。 

  在品牌的引领下,福鼎市茶农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山区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820元,福鼎白茶产品单价从原来的20~60元/公斤攀升到60~600元/公斤,白茶产量也由3000多吨升至4500多吨,单位面积平均效益由原来的1000多元上升到1万多元。(陈雪梅 叶海滨 记者江 东)

(责任编辑:张欣瑜)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