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李冰)看似只需商务部“点头”即可完成的百事康师傅交换股权案,却遭遇工厂员工的集体抵制。昨日,百事旗下多家瓶装厂员工集体维权,抗议出售经营权,使这起国内饮料业最大规模的合作横生枝节。
昨日,百事在重庆、成都、南昌等地的瓶装厂员工纷纷集结维权,甚至有的工厂员工打出“还我青春还我自尊!要改嫁先赔钱”的条幅,多家瓶装厂的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职工抗议康师傅与百事换购股权一事,声称在并购消息发出之前,自己完全不知情,要求企业因并购案赔偿员工利益,并且买断工龄。11月4日,台湾食品巨头康师傅与世界第二大饮料公司百事可乐达成协议,百事方面将其在华24家全资和合资饮料装瓶企业中所持股份移交给康师傅饮品,并由此获得康师傅饮品5%的股权。
采访中,许多参与维权的员工表示,他们担心双方合作后,涉及人事变动,可能产生诸多变数,而且百事将中国区的经营权出让也分割了职工的权益。
事实上,企业并购整合使员工利益受损的事件早有先例。此次事件的一个主角重庆百事天府饮料有限公司为天府可乐与百事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据天府可乐集团总经理钱黄介绍,当初因合资公司职工人员需求不多,所以天府方面大量员工停职,以公司盈利分红保障,但是因为合资公司一开始即陷入亏损,所以这批员工一直靠最低保障维持生活。
对于此次百事员工维权的情况,北京雷曼律师事务所律师郝俊波表示,两家外资企业在华的股权调整却可能令中国员工利益受损,员工们的担忧合乎情理,此次事件关键要看这些瓶装厂的主体及企业法人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只是大股东及经营者的改变,那么就不涉及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但并不排除发生企业裁员或其他人事变更。今年7月,德国申克和英国克莱德两家外资企业间发生并购,在中国分公司的整合上也因收购方申克直接对克莱德中国分公司的人事进行任免,引发了员工的罢工抵抗。
百事中国公关总监樊志敏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此次合作只是经营权的转让,企业法人并未发生改变,“百事很重视员工权益的保护,目前正在与员工积极沟通,希望能够平复员工的不满情绪”。而此前几天,百事大中华区主席孟可仕已致信员工,解释接下来的安排,并称百事和康师傅至少在两年内保证两个系统的独立运营,“本次联盟的批准需要一定的时间,百事员工现有合同的薪酬福利待遇起码维持现有水平”。
康师傅公司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则向记者回应称,相关事宜百事方面发出的上述致员工信已基本交代清楚。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分析认为,此次事件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劳资及并购后双方的整合问题,百事在转出经营权的过程中并未处理好员工问题,但是双方的合作并不会因此而终止。
相关新闻
康师傅业绩罕见大幅度下滑
商报讯(记者 李冰)相较过去每个季度的业绩增长,今年三季度大幅度下滑的成绩单或许会使台湾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康师傅突感压力。
昨日,在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该企业今年三季度实现营业额22.04亿美元,微涨6.7%;净利润1.31亿美元,同比下滑34.86%;毛利率也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至27.14%。这是康师傅近两年来首次提交出净利润下滑的成绩,引发关注。
康师傅在财报中表示,2011年年初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攀升以及变化无常的天气对食品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食品饮料行业面临一定挑战,集团毛利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人工成本提高,行政费占比均有所提高,也使得盈利有所下滑。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则表示,今年五六月台湾塑化剂事件的影响很大,作为台商的康师傅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尽管企业强调内地饮品的安全性,但是该事件对饮料行业销量的打击却是不能忽视的,因而该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师傅三季度的销量。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也表示,塑化剂事件对康师傅的影响颇大,“从超市等渠道的调查情况来看,消费者对康师傅和统一果汁的购买欲望不大”。
虽然对于这一分析康师傅方面相关负责人迟迟没有给出回应,但康师傅财报确实显示其饮料业务滑坡较为严重。报告期内,康师傅饮品事业部营业额为11.6亿美元,同比下降8.06%;净利润大跌57.3%至2527万美元;毛利率也下降5.24个百分点至25.9%。
(责任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