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盐库存足够消费三个月 抢购因信息不对称

2011年03月18日 18: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董爱民(中)、王振中(右)做客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记者 董琳)近日,国内各地都出现公众抢购食盐的现象,中国盐业总公司食盐专营部部长董爱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振中受邀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和网友互动。王振中解读食盐抢购现象说,这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过度的、非理性反应。而董爱民则强调,中盐公司已采取应急机制,"截至到今天中午,全国食盐库存133万吨,是正常消费三个月的量。公众完全没有必要抢购囤积食盐。"

  食盐供应能保证、价格可控

  追究起谣"盐"的根源,王振中表示,一开始有人说吃一点碘可防辐射,于是就想到盐里有碘、华素片里也有碘,抢购就此开始。对于抢购现象的发生,王振中认为,一方面是知识普及不够,另一方面是信息不充分。他有信心,"随着信息越来越透明,谣言慢慢地就平静下来了"。 董爱民评价此次的食盐抢购现象时说:"这次食盐抢购是由谣言引起的。特征是来得快、波及面广。"他说,"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发生了食盐抢购现象。"

  食盐抢购始一爆发,中国盐业总公司立刻启动应急机制。董爱民介绍说,此次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及时掌握情况、沟通信息,为澄清谣言是非打下良好基础。从前天(16日)下午,中盐公司开始密切跟踪全国的盐业市场供应,第一时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昨天(17日)四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全国的市场动态。并从今天(18日)开始,每半天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信息。第二,向社会公众公布信息。在中国盐业总公司网站公布通知和声明、关于应对这次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并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网络媒体向广大观众介绍有关情况。第三,千方百计保证市场供应,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

  其中,在保证市场供应方面,董爱民强调,第一目标是保证今天上午全国大中型商超开门有盐,做到货架有盐、仓库有备货。目前虽未做到使所有商店和所有的便利店,以及中小商户都能够有盐,但是,这是下一步的目标。中国盐业总公司正在从城市、农村、乡镇逐步推进,先保大型超市,然后保证中小超市。

  董爱民称,截至到今天中午,全国食盐库存还有133万吨,是正常消费三个月的量,"完全能够保障市场供应,盐是充裕的"。昨天(17日)应对抢购,全国盐行业紧急动员,向市场供应了小包装食盐37万吨,是正常销售量的24倍。目前的抢购风潮已经得到缓解。

  对于网友比较关心的哄抬盐价问题,董爱民解释说,中国的食盐是实行专营,完全由政府定价、政府监管。哄抬食盐价格,最大的获益方是不法小商户。目前还没有发现盐业公司有涨价的行为。而对于小商贩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国家物价部门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盐业公司也将配合国家物价部门做好市场监管。在董爱民看来,此次抢购食盐从而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井矿盐占我国食用盐超六成 核辐射未威胁我国海盐场

  食盐的抢购,反映出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恐慌心理,董爱民用数字解释说,2010年全国产盐量7500万吨。一方面用于老百姓食用,一方面用于生产。7500万吨当中真正用于食用消费的有800多万吨。

  我国的盐产量并不全在沿海地区,国内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产盐。从沿海省份,到中部、西部,包括青海、新疆、内蒙都产盐,分布广泛。海盐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对应我国食用盐可分为三类:海盐、井矿盐和湖盐。其中,井矿盐552万吨,占63.24%,海盐270万吨,湖盐52万吨。

  在回答网友关于“日本的核辐射会不会威胁到我国盐场安全”的提问时,董爱民表示:"这不仅是网友们关注的问题,也是盐业生产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密切监测日本的核辐射情况,目前没有依据说明核辐射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海盐场。"

(责任编辑:曹元水)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