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鸡蛋是骗局 揭秘假鸡蛋制作流程

2010年12月27日 16:27   来源:法制晚报   暗访

图片来源:法制晚报(李铭)

  打着高科技的旗号,声称掌握了人造鸡蛋技术,成本只要5—8分钱,便可以以假乱真,其实,他们用的是真鸡蛋“以真乱假”。最新一期的《焦点访谈》曝光了人造假鸡蛋培训骗局。专家称造假原料基本上是果冻配方,这些公司的目的系骗培训费。

  记者与多个部门联系举报均称不归其监管。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调查市场发现,北京市场目前没有发现人造鸡蛋。

  记者暗访

  假鸡蛋 有专业培训机构

  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我们发现,有许多公司在公开传授所谓“假鸡蛋”的制作技术。广告声称,该产品造价低廉,工艺简单,口感丰润,在市场出售可以“以假乱真”。

  据称,每个人造鸡蛋,成本只要五至八分钱左右。学会这门技术,鸡也可以下岗了。

  为了调查真相,记者与一家公司取得了联系。记者提出想当面学习假鸡蛋的制作技术,工作人员却推三阻四,称原料不齐没法做,还推荐记者买张光盘回去学,说这样不但方便,而且实惠。

  记者又联系了另外一家公司。为了证明他们传授的技术神奇,工作人员先拿出了两个鸡蛋让记者看,并说其中的一个就是假鸡蛋。记者敲开两个鸡蛋,发现跟正常鸡蛋一样。工作人员神秘地说:“要是能看出来,那叫技术吗?”他声称,正是因为这个技术如此神奇,所以收费也比较高,要1200元。

  最终工作人员勉强同意900元钱把这门技术传授给记者,这份资料显示,人造鸡蛋的主要原料是“海藻酸钠、氯化钙、硬脂酸、食用色素、食用石蜡和氧化钙”。

  “关键技术”保密

  工作人员当着记者的面进行了制作“蛋黄”、“蛋清”等过程,但到了制作蛋壳部分时,工作人员却表示不让记者动,让记者第二天来看。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假鸡蛋完成的全过程,也就无从验证这项技术的真假。

  为什么刚开始看见的展示品很逼真,到真的制作的时候又有诸多限制呢?

  朱宝利曾任湖南省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为了调查假鸡蛋,他曾赴湖北暗访。学了好几个小时,那家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没能做出鸡蛋壳来。

  其间,朱宝利下楼去吃了趟饭,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盆里已经有一个长出壳的鸡蛋了。在交了600块钱的培训费之后,朱宝利请技术人员吃了一顿饭。后来技术人员告诉他,这个本来是骗人的,就是骗培训费,“那是等你下去吃饭的时候,我放了一个真鸡蛋。”

(责任编辑:高蕾)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