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驴打滚儿、天津狗不理包子、四川担担面、西安羊肉泡馍……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小吃。然而,当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各大城市越来越普及时,却鲜有中国传统小吃享誉世界。
传统小吃如何才能长足发展,甚至“走出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33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4.8%的人希望中国传统小吃能像“洋快餐”一样,实现“快餐化”。
提起传统小吃45.8%的人想到“脏乱差”
本次调查发现,中国传统小吃的支持者不在少数。57.5%的人“经常”吃传统小吃,36.3%的人“偶尔”吃,仅6.1%的人“很少”或“几乎不”吃。
深圳某国企职员赵立永发现,从东北饺子、兰州拉面,到沙县小吃、重庆麻辣烫,单位附近的各色小吃种类繁多,“但平常吃饭,我一般会去西餐连锁店。因为近年来总有新闻曝光路边小吃不干净,所以这些小吃虽然看着让人嘴馋,但始终让人不敢下口。”
调查中,提起传统小吃,65.7%的人首先会想到“味道正宗、富有特色”,还有42.9%的人表示“能感觉到民间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传统小吃印象不佳。调查中,有55.1%的人表示“难以找到正宗的传统小吃”,还有45.8%的人会想到“用餐环境脏、乱、差”,23.8%的人会想到“服务不好”。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侯嘉告诉记者,近年来,“洋快餐”在中国迅速推广,传统小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洋快餐’干净、便利、快捷,价格不高,可外带,还能上门送餐,这些都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而且,这些‘洋快餐’雅俗共赏,是请朋友吃饭的好去处。”侯嘉担心,若干年后,当人们的餐桌上都是汉堡包、薯条和咖啡时,我们该如何给后世子孙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华饮食文化呢?
与众多存在上百年的传统小吃相比,一些进入中国市场不到30年的“洋快餐”已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支持者。调查中,16.2%的人表示“经常”吃“洋快餐”,44.5%的人“偶尔”吃,而表示“很少”或“几乎不吃”“洋快餐”的人仅为39.3%。
(责任编辑: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