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日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产奶粉品牌雅士利公司涉嫌将三聚氰胺问题奶粉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对此,记者采访了山西省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他表示,关于雅士利奶粉“回溶”的说法不属实。
该负责人谈到2010年春节期间的雅士利问题奶粉销毁工作,他详细列举了一系列准确数字:当时总共销毁的奶粉数为33万4451件,由于存在某些召回奶粉为半罐的状态,理论销毁奶粉2640吨。采访过程中,该负责人还提到一个细节,当时质监局要对所有奶粉进行再检测,以防没有问题的批次被误销毁,但雅士利公司为向消费者作保证,将只要在该时间段生产的所有奶粉全部召回销毁。
质监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到此为止。自2008年9月13日至今,山西省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直驻厂监管,对原料的入库、领用、加工全程监管,对产品出厂进行批批送检。目前为止,雅士利所有生产过程均在政府驻厂监管人员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检验结果也全部合格。据此,上述质监局负责人才称,关于雅士利奶粉“回溶”的说法不属实。
日前也有记者电话联系山西省应县质监局,办公室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听说媒体的报道后十分生气,说:“那家报道简直是胡说,只听取单方面说法,没有来质监局核实。”
有业内人士表示,“回溶粉”是行业说法,在奶粉制造业内,即指不合格奶粉返厂再加工。这些回溶的奶粉包括未能通过质检不能出厂销售的奶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粉以及已经上市、但因质量问题被质检部门勒令下架召回的劣质奶粉。他说,的确存在某些奶粉企业为了商业利润将奶粉“回溶”,但雅士利此次被曝“将问题奶粉重新包装上市”绝对子虚乌有。
专家:不排除同业恶性竞争
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事件不排除同业恶性竞争在里面,大企业很少会利用这么肮脏的手段来操作。
雅士利方面,雅士利集团已于不实报道发出后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报告。
应县公安局:冷库内未存放过任何“问题”奶粉
昨日,应县公安局也就雅士利的报案进行调查并发出调查报告,该报告全文为:
2010年9月1日,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向我局报案,称有媒体报道雅士利在山西应县金城镇龙泉村孙某冷库存放30吨奶粉问题奶粉重新包装上市一事,请求我局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接到报案后,我局高度重视,指令经文保大队迅速出警,并马上进行调查取证。经查实,山西雅士利乳业有限公司从未在孙某经营的冷库内存放过任何“问题”奶粉,也没有在该冷库进行拆封包装,同时孙某夜从未接受过相关媒体采访。
法制周末已在网络版上将此稿删除
昨晚(9月1日),率先曝光“回溶粉”事件的《法制周末》向雅士利集团发出撤稿情况说明称:该报近日刊发的《追踪雅士利问题奶粉去向》一文,一些网站将标题改为《雅士利被爆将问题奶粉更换包装后重新上市》予以转载。我们认为,这很容易引起读者误解。本报已在网络版上将此稿删除。
(责任编辑:曹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