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茶油被检致癌物苯并芘含量超标6倍 想瞒天过海

2010年09月01日 13:46   来源:食品产业网   

  有媒体报道湖南金浩等公司生产的茶油被查出致癌物超标,并被秘密召回。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在西安一些超市等暂未发现有“金浩茶油”出售。

  8月20日,涉事公司发表声明称消息是谣传;次日,湖南省质监局发布公告称“抽检合格”。但该局内部多位人士证实,早在今年3月便查出了问题却未公开,部分茶油产品已秘密下架。该局高层人士表示:“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

  粮油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不公开问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官员这般辩解显然无力。越是关系国计民生,才需要高度透明,对百姓不欺不瞒。当地官方为何要为该企业隐瞒,“维护稳定”只是借口,最重要恐怕不想因为食品安全事件而失去这么个利税大户,同时还兼顾到当地政府的政绩和维护其正面形象。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逻辑仍然大有市场,这是最让人担忧的。为什么中国的质监部门公信力差,就是在这类隐瞒欺骗中沦丧的。相关部门到底站在谁的利益立场上说话办事,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大小。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关管理机构的欺瞒之举,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显然,湖南省的此次所谓“召回”既不合法,也不合规。尽管湖南省质监局一官员拿“维护社会稳定”出来做挡箭牌,但是质监局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规的,理应受到问责。

  官员巧言掩饰,私自处理问题产品,并且还隐瞒真相,这是中国式监管最根本的难题——监管者不为消费者的利益考量,怎能“替人民说话”?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不是没有,只要改变目前单一的监管方式,让媒体、普通民众参与到监管当中,避免监管部门总是在这种是非之上唱独角戏,欺瞒的现象才能尽可能避免。

(责任编辑:高蕾)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