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刘兆彬:文化+法律+监督 构建诚信长效机制

2010年06月11日 16: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 刘兆彬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1日讯(记者 梁梦晚)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第二届(2010)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表示,国内个别食品企业不诚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此他提出了构建国家诚信的长效机制的方法。

  刘兆彬认为建立诚信长效机制的跟诚信水平的提高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此,他提出:

  第一,我觉得要想培育我们国家诚信的良好状态,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机制,在教育基础里面,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高中里得到很好的公德教育是最重要的。同时要把诚信落实到企业文化里面去。中国古代到现代,成功的企业都是讲诚信的企业,山西的票号、钱庄都是一些成功的最佳案例,包括我们现代的大企业,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在企业文化中,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根基,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构筑自律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二就是法律的机制。诚信一定要有法来保证,要有他律才能自觉。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对诚信的管理已经有了一些分散在不同的法当中,有一些规定。比如说《行政许可法》就规定了如果企业自己是通过欺骗的手段来申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法里面就规定你在二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安全法》也是这样的,如果你造假了,特别是对检验机构造假,检验人十年之内不得再从事食品的检验方面的工作。

  刘兆彬建议企业要高度关注和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刚刚修改和发布的食品标识的管理规定,因为标识就是企业对大众的一种承诺,就是一种明示,你要标明食品的名称、厂名、厂址、联系方式、食品的存储方式、标准的代号乃至食品的营养成份,这些内容在里面都做了明文的规定,讲不讲诚信,这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第三个机制,要建立媒体的监督机制,也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社会往往对一些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麻木不仁。这时应当有媒体不管是报纸、网络还是电视,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形成舆论氛围让这种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让他觉得是一种耻辱,而不是说跟我无关。

  刘兆彬认为要通过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觉和监督相结合,形成一个好的教育机制,一个企业文化,一个好的法律机制,加之好的媒体监督机制,相信我们的诚信水准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届(2010)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

  发言全文: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中国经济网搭建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也感谢中粮集团和经济日报来承办这次论坛。这次的主题我觉得起得非常好,叫自律铸就诚信。诚信这个话题说起来我感觉有点沉重,八年前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届诚信论坛。八年过去了,应该说我们国家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有所提高。刚才银行的同志也讲了,我们通过银行搞征信,也是提高全社会对这种诚信的认知度。 

  但是,另一方面,最近看到的几个消息也让我高兴不起来。从国际上看,这个不诚信有的都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大家看到欧盟最近做了一个决定,准备让欧盟的审计局有权力对欧盟27个成员国的经济数据来进行审计,它的起因主要的就是由前不久希腊谎报自己国家财政赤字所占GDP的比重,它报给欧盟的数据大约是财政赤字占GDP大概是5%-6%,但是在去年实际上的赤字比重已经超过了12.5%。所以,它引发了新一轮的金融财政的危机。 

  我昨天刚刚看到一个网上的消息,也让我感到有点吃惊。刚刚结束的高考,在我们的贵州发现用科技的、现代化的、集体的,甚至有点形成产业链的作弊,用电子钮扣,高清晰度带到考场,传到场外,答完题再传回来。感觉诚信的问题确实是比较突出。更不用说在08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我们更看到美国的一些大的银行,甚至是世界知名的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征信机构,也联手跟银行做假,导致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那么,我们国内的食品企业总的来看,我觉得诚信状态还是可以的。但是,个别企业不诚信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 

  自律铸就诚信,我们想分析它的深刻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比如说有道德的因素,有人性的因素,有体制的因素,有法制的因素。所以,我今天下午就想提出怎么样来构建国家诚信的长效机制,方法很多,我提三种机制。第一,我觉得要想培育我们国家诚信的良好状态,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机制,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就教我们的孩子不要说谎,就要诚实,就要用我们孔子讲的,“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诺千金的故事,刘邦、项羽争天下,季布要被刘邦抓走,但是他成功地逃避了刘邦的抓捕,为什么?因为当地人就说,得千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为他说话很讲信用。 

  在教育基础里面,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在小学、中学、高中里得到很好的公德教育,我认为是最重要的。第二,我觉得要把它落实到企业文化里面去。中国古代到现代,成功的企业都是讲诚信的企业,山西的票号、钱庄都是一些成功的最佳案例,包括我们现代的大企业,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在企业文化中,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根基,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我觉得是我们构筑自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第一个机制。 

  第二个机制,我觉得光靠教育解决思想道德认识,人性还不够,完全靠自律,我看也不行。所以,必须要有第二个机制,就是法律的机制。诚信一定要有法来保证,要有他律才能自觉。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律对诚信的管理已经有了一些分散在不同的法当中,有一些规定。比如说《行政许可法》就规定了如果企业自己是通过欺骗的手段来申请了,比如说我们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法里面就规定你在二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安全法》也是这样的,如果你造假了,特别是对检验机构造假,检验人十年之内不得再从事食品的检验方面的工作。 

  另外给大家说一下,我们在座的食品企业一定要高度的关注和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刚刚修改和发布的食品标识的管理规定,因为标识就是企业对大众的一种承诺,就是一种明示,你要标明食品的名称、厂名、厂址、联系方式、食品的存储方式、标准的代号乃至食品的营养成份,这些内容我们在里面都做了明文的规定,讲不讲诚信,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因为这是你们企业自己标的,是向社会、向消费者做出的承诺,所以这个规章也希望大家认真的学习。 

  还有像《广告法》、《质量法》等一系列的法律,都对企业的行为作出了一些规范。当然,我们现在的法制对诚信还缺少一部比较完整的,包括我们的银行系统怎么样来通过征信,通过对失信的惩戒有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我们还进一步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但是现有的法律能认认真真的执行也能做到诚信,这是第二个机制。第三个机制,要建立媒体的监督机制。我觉得这也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社会往往对一些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麻木不仁。比如说最近也看到上海世博会有一个姓刘的大学生给俞正声写了一封信,说世博会当中有一个特殊的通道是给残疾人通过轮椅的,规定是一个人陪着一个残疾人推进去,但是我们经常看见有两个人、三个人共同陪进去,而且进去以后,坐轮椅的人站起来走进去参观,这种行为说出来感觉我们整个公德的水准就不高。 

  我想应当有媒体不管是报纸、网络还是电视,就应当对这种现象,我觉得应当批评,而不是说看到以后,比如我们经常在大街上坐汽车,我今天早上还碰到一个,一个很漂亮的车坐着很帅气的小伙子,开着车就朝外面吐了出一口痰,看到的人比比皆是,他开着车就过去了。我们的这种舆论氛围要形成,让这种不诚信、不道德的行为让他觉得是一种耻辱,而不是说跟我无关。 

  因此,我想自律的形成要靠教育,靠内心的自省,靠学习,另外靠法律、靠制约,靠他律,另外要靠媒体舆论的作用,形成舆论的监督,让他知道什么是诚信,诚信有什么好处。因此,我想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自觉和监督相结合,我们形成一个好的教育机制,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一个好的法律机制,一个好的媒体监督机制,我相信我们的诚信水准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谢谢。 

  敬一丹:我们这个论坛不光是在中国经济网上有网友互动,其实现在已经延伸到整个互联网上。三点多的时候,有网友向您提问,他说轮到刘兆彬司长发言吗?如果企业不诚信,你们有什么招让企业诚信?第二个问题,你发言的题目是建立长效机制,提升诚信水平,这是什么逻辑关系?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长效机制建立不起来,诚信水平就提升不上去?你可以选择一个回答。

  都可以简单说一说,问题提得挺好。确实从不诚信的违法的成本来看,现在从法律的规定来讲,惩处的力度确实还是不够。我有的同学比如说早年在国外去留学就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德国千辛万苦拿到了医学博士的学位,最后他想留在那儿工作,后来官方通知他说不行,为什么?因为他有一次坐地铁逃了票,不诚信就回去吧。像这样的处罚在我们国家觉得不太尽人情,我认为要提高由于不诚信对别人造成安全、健康、财产、危害的行为,加大这种行为的处罚力度,我认为是必要的。 

  因此,我觉得违法成本的提高会有利于来制止或者防止、降低那些不诚信的行为,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跟诚信水平的提高,我觉得确实有内在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的教育跟不上,大家都没有这种意识,怎么提得上水平的提高。法制不完善,当然也不够。舆论不监督,大家都觉得无所谓,这是我自己给自己定的发言时间。肯定会影响到水准的提高。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很高兴的看到了我们这些长效机制正在开始或者有的已经在建立了。 

  比如刚才汪路讲的,我们的银行已经做了,开始建立那么多企业的征信体系,法律也是不断的在完善。我特别高兴的是来了这么多的企业,我相信大家通过本次论坛的学习,都能够很好在各自的企业文化中,在企业的经营中把诚信作为立己之本,所以对我们国家整体的诚信水平提高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们有灿烂的悠久的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王思翔)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