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是碘盐造成的?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是不是碘盐造成的?”上海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头颈外科教授吴毅认为,不能简单判断。甲状腺疾病与工作压力、放射等多个因素有关,是否是碘引起,很难做判断。碘对身体有益,但是也需适量。吴教授同时也表示,上海确实应增加无碘盐的供应,让市民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
而国际上公认的碘研究成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潜藏着一个具有甲状腺疾病发病倾向的庞大易感群体,这一群体的比例超过10%,不经医生检查是无法发现的。这些人容易出现甲状腺疾病,碘摄入过量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据上海市人大代表柏万青反映,某市级机关体检时发现,女性被检查者中患有甲状腺疾病的达到了49%。
另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据2009年10月26日《健康时报》报道,由于婴幼儿食品中加了碘盐,父母又给孩子喂食海带、紫菜等高碘食品,结果在体检时发现,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中有15%—20%的人尿碘超标。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就会引发甲状腺肿、儿童甲亢等疾病。
补碘途径多了,不能再强迫统一吃碘盐
妇联的提案显示,中国曾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7亿多人口缺碘,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为此,我国于1995年强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经过5年的补碘,2000年在全国的抽样调查与监测,已表明我国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1999年,WHO宣布的率先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中,中国是15个之一,受到WHO等国际组织高度评价。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第十五条中就明确规定,除高碘地区外,逐步实施向全民供应碘盐。换言之,这项全民加碘政策也是强调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并非“一刀切”。上海市妇联认为,全民加碘政策实施15年,主要问题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补碘原则并未执行到位。
上海妇联提出,现在市民补碘的途径越来越多,比如市民常食用的鸡蛋、牛奶都含碘,更不用说海鲜了。因此所有供应食盐的超市与商店,要同时供应加碘盐、无碘盐与天然海盐,让市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卫生部门更要承担起普及科学的碘知识的职责,研究简易的尿碘水平检测方式,让市民及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碘的摄入量。市妇联同时建议,盐业公司要在碘盐的包装袋上以显著位置标明碘含量,让食用者知晓。
(责任编辑:施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