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蒙牛发展后劲 专家称中国乳业已触底回升

2009年04月17日 0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李晶
    4月16日,蒙牛乳业发布2008年年报,虽然如此前蒙牛发布的预亏公告所报,受问题奶粉事件影响,2008年度蒙牛亏损9.486亿元,但其年度收入上升11.9%,达到了238.65亿,预计这一营收规模仍将为中国乳业第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蒙牛2008年的业绩以及其他知名乳企的预亏公告看来,问题奶粉给中国乳业造成了集体性的沉重打击,蒙牛亏损状况亦属意料之中。但是2009年的市场调查显示,以蒙牛为代表的国内乳品销量已出现回升,显示了蒙牛这样的“大盘股”扎实的企业根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乳业的上涨趋势依然坚挺。整体分析看来,目前乳业已经全面进入复苏期。

    “三支透镜”窥乳业发展根基仍坚实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乳业正处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型向精益型转变的转型期,乳业的发展前景如何,需要从产业链、企业自身、市场环境等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乳品企业的根基。而蒙牛等骨干企业在各方面的良好积累,为其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系未来乳业发展的最突出的要素是奶源。”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奶协顾问蒋建平研究员指出,解决奶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龙头企业应抓好奶源,推动牧场化进程。据悉,蒙牛已经合作、参股建设9座万头以上规模的超大型牧场,每年投入上亿资金培训奶农良种改造和养殖技术改良。此前焦点访谈节目暗访乳业的报道亦指出,蒙牛来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原奶已经超过了50%,远高于国内乳业30%的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年报中的相关数据变化则表明,蒙牛持续开展的优化业务组成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企业的营收结构愈加完善。2008年在集团主营业务液态奶持续上升至210.681亿元的同时,冰淇淋营收达到26.265亿元,占集团营收比例上升至11%。在液体奶内部,超高温灭菌奶(UHT)营收比例下降至65%,而酸奶营收比例则上升1个百分点,达到17.774亿元。冰淇淋、酸奶作为蒙牛战略发展中的两大新型亮点,已经成为蒙牛进一步发展的二级推进器。

    与此同时,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乳品行业恢复情况良好,目前的乳制品产销量都已实现了全面增长。日前,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和AC尼尔森等多项数据分别显示,蒙牛在液态奶、酸奶、冰淇淋等多项产品的销量位居第一。而在辽宁大连、山东、湖北武汉等省市的消费者调查活动中,国产乳品品牌力压洋品牌,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信赖,蒙牛是三地调查中消费者首选品牌。

    强国还需“中国奶”龙头企业责任重

    对于2008年的业绩,蒙牛乳业集团总裁杨文俊表示,对于蒙牛而言,必须吸取近期行业风波对蒙牛的教训,深刻反思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向其他优秀乳品企业学习。同时,蒙牛高管有信心带领全体员工,为消费者奉献更加优质的放心牛奶产品,促进企业与整个行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就像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不可能通过进口粮食解决一样,13亿中国人的牛奶问题不可能依靠洋奶,还是需要中国人自己的龙头企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中国人均饮奶量不到30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国内市场的牛奶需求依然是刚性的。在乳品市场全面复苏的关键时期,骨干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推动行业有序发展,着力恢复消费者信心。

    专家指出,作为节粮、高效、产业链关联度高的新型朝阳产业,乳业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上至种草、养牛,下至生产、物流,乳业的发展因此也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蒙牛为例,已有3万在职员工、关联300万奶农,2008年的乳业低迷,受创的不仅仅是蒙牛等企业,更是千万奶农。民族乳企的发展,对于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中国经济复兴,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龙永图认为,与跨国巨头相比,蒙牛等国内乳品企业的设备与技术并不逊色。此前的一些列事件折射出了民族乳企在快速发展时的浮躁,希望以蒙牛为代表的民族企业能够从危机中吸取教训,严格管理,踏踏实实为消费者奉献更多优秀产品。

(责任编辑:刘朋)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