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OMP风波"台前幕后":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

2009年02月16日 07:59   来源:SRC-594   简光洲

    

 

    蒙牛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王浩然早报资料

    近日,蒙牛特仑苏OMP事件再次引发中国乳品行业的震动,也引发一场关于牛奶质量安全的大讨论。

    2月14日上午,卫生部网站发布“专家认为饮用OMP牛奶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的消息。消息称,卫生部会同质检总局等6个部门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当日下午,蒙牛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声称特仑苏OMP牛奶质量的安全性。

    对于为什么没有对OMP进行事先申请批准,蒙牛方面解释说,“在中国台湾、日本都把OMP作为普通原料对待,普通原料不存在申请。此次OMP原料被政府作为新资源食品原料对待,新资料食品原料就需要申请,我们已经按照国家要求在办理。”

    在这场让蒙牛产生信任危机的产品质量安全争议背后,到底是商业竞争还是技术分歧?

    记者昨日对乳品业内人士采访时了解到,正是这些蒙牛的“对头”们自2007年起的不停投诉,碰上了国家最近开展的整顿食品添加剂行动,引发了这场OMP事件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直接原因在于蒙牛违规添加OMP及夸大宣传,而其背后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高速发展引发的激烈竞争和“市场失衡”,有关部门监管缺位也难辞其咎。

    两年来投诉不断

    从2月份开始,蒙牛开始陷入一场巨大的商业信任危机:特仑苏OMP可能致癌。这一消息先是在网上被快速传播,随后传统媒体迅速介入,被发酵成一场食品安全事件。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年初,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了一份《关于核查蒙牛特仑苏牛奶有关情况的报告》。2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下发了一份公函,叫停OMP。这份公函被人扫描后匿名发布到了网上。同时,一些媒体记者的邮箱中也收到了这份公函,发件人是“winterspring-moon@163.com”。特仑苏牛奶可能致癌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昨天向早报记者介绍,此次特仑苏OMP事件会迅速成为讨论焦点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一批专家及业内人士此前就一直在向有关部门投诉质疑特仑苏OMP安全性;二是正好国家有关部门年后开展的食品添加剂检查整顿行动;三是在听取包括王丁棉在内的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反映之后,有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王丁棉不久前卸任广州奶业协会的理事长,在他看来,自己是非常不受蒙牛欢迎的人,可谓是蒙牛的死对头。因为自从2007年起,王丁棉及其他的一些专家就在不停地投诉特仑苏OMP牛奶,反映其虚假宣传,王甚至称“至少有100多人”一直在反映这一情况。

    王丁棉介绍,早在2007年三四月间,在参加“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一个讨论会上,自由撰稿人方舟子就提出了OMP牛奶的安全性及夸大宣传的问题,此后方更是在博客中宣称:“特仑苏OMP致癌。”

    2007年5月份,广州奶业协会所在的南方奶业网对此进行过多篇转载报道,并有多名专家对此进行讨论。王丁棉介绍说,后来迫于蒙牛方面的压力和公关,该网站不得不撤下这些稿件。

    但是,对于特仑苏OMP牛奶的投诉并没有停止。在去年9月11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国家有关部门派出督查组到各省对乳品行业进行检查督办。此前一直质疑特仑苏OMP的有关人员再次通过各种形式向督查组反映投诉。

    被夸大的商业宣传

    蒙牛对于OMP牛奶定位为高端市场,在中央电视台日夜轰炸反复播放的广告片中,称这是来自大草原的牛奶。它的包装上也直接印着“中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委托国家有关权威专业机构对特仑苏所含蛋白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动物和人体的临床实验”,实验证明“OMP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丢失方面具有作用”。

    而方舟子及王丁棉等人除了称OMP可能致癌之外,最为质疑的就是关于OMP牛奶所宣传的效果。

    去年11月9日,在三鹿事件尚未平息、乳品市场元气大伤之际,方舟子在他的博客上再次发表文章认为,蒙牛生产的这种价格为普通牛奶2倍多的高端牛奶制品(OMP牛奶)之所以卖得这么贵,是因为炒作概念,而且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对此,蒙牛集团称,他们也强烈希望有关部门组织对特仑苏OMP牛奶进行检测,从而彻底弄清真相。王丁棉则认为,OMP牛奶从营养上和普通牛奶没有什么区别,它是“虚假宣传”。

    据卫生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OMP是蒙牛公司命名的商品名称,由上海统园食品技术有限公司从新西兰进口,作为乳品原料使用。OMP是牛奶经脱脂、膜过滤等方法获得的,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产品具备新西兰食品安全署出具的安全证明。六部门组织专家发布的“没有健康危害”的结论让蒙牛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但是,关于产品功能宣传的夸大却被认为是事实。

    有专家总结分析认为,所谓的OMP无外乎蒙牛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此前,一大型乳业公司负责人在与早报记者聊天时也曾表示,特仑苏OMP牛奶营销确实非常成功。不过,他也表示出了一些担心,因为添加的OMP的安全性不好验证。没想到,仅过一个多月,就发生了这场由安全性引发的巨大风波。经典营销案例不料反倒威胁了蒙牛的“性命”。

    ◎  相关新闻

    “奶粉患儿”赔偿金

    上海发放已近尾声

    早报记者邹娟

    记者昨日获悉,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上海奶业行业协会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全市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事件患儿赔偿金的发放工作,目前发放工作已近尾声。

    不过,在上海已核实的患儿数据库中,尚有部分患儿由于就诊时登记信息资料不全,至今无法取得联系。为确保这些患儿及时得到应有的赔偿,患儿家长可就近与各区县受理部门联系。

    在领取赔偿金时,患儿家长须带好监护人身份资料证明以及医疗机构相关诊断资料等。各区县受理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1点,下午1点至4点。患儿家长如有疑问,可致电各区县受理部门进行询问。

    区县  联系电话

    浦东新区   58512097

    闸北区   66832171-8137

    黄浦区   63280410

    虹口区   65540187

    卢湾区   54560035

    杨浦区   65190315

    徐汇区   64227001

    宝山区   66650287

    长宁区   52064615

    闵行区   54956511-3081

    静安区   15921810595

    嘉定区   15921730653

    普陀区   62645908

    金山区   57932207

    松江区   57713374

    青浦区   69736160

    南汇区   13818354710

    奉贤区   57412876

    崇明县   59621422

    质疑

    违规添加为何早没人管?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前监管,加大对产品的检验

    14日卫生部发布的专家结论中说,“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

    既然为违规添加,当初为何能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对此,蒙牛方面解释为“技术上的理解差异”。蒙牛方面声称,此前的申请通过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的。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今天的“违规”添加一说,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停止添加OMP一事时解释道,“作为在食品环节中明确的规定,从牛奶里提取出来的原料,再添加到牛奶当中还是牛奶。我们国家对这类型原料是按照普通原料进行对待的。最近国家对添加这些原料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要求……对OMP是否要按照新资源食品来对待,国家没有一个明确回复。所以国家在这方面就要求我们企业在没有彻底对这个事情有明确定义之前要予以停止生产。”

    杨文俊说,在国外OMP已经是用得比较普遍的添加剂,他们也是经过国内外的权威机构认真论证了“安全性”才使用的。

    杨文俊表示,蒙牛集团将严格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按程序办事。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办理获得批准的有关手续。

    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前监管,加大对企业产品的检验。对于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不但要观其宣传的功能效果,更应把安全作为商品最基本的条件进行检测。

    而在利益引发的恶性商业竞争面前,监管与规范的缺位难免会引发公众利益遭“绑架”的被动局面。

    为何一直有人投诉OMP?

    纷争源于商业竞争导致市场失衡

    王丁棉向记者介绍,主要是“出于公众利益”,“因为它是一个虚假的宣传,而且可能还是有害的。”王认为,此次OMP风波是一次“技术事件”,而非竞争对手策划的“商业竞争”。

    王丁棉介绍,蒙牛的OMP牛奶开始销售并不好,后来经过大力宣传后“卖得很猛”,破坏了市场的平衡。王丁棉称知情人士向他介绍,特仑苏牛奶仅2008年的销售收入就可能高达40亿元,约占蒙牛总销售额的1/6。“它就是炒作,虚假宣传,完全是暴利。”王丁棉说。

    王丁棉甚至把三鹿事件的发生都归结为蒙牛伊利近几年的快速“攻城掠地”,因为这两家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培养出足够的自己的奶源,因此到处出高价抢奶。而原先的三鹿等企业也要生存,因此不得不放松了对奶源质量的控制且高价收奶,“这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包括OMP产品也是如此。”

    “你问问各个奶企,90%的人都对蒙牛有很大的意见。”王丁棉说,在乳品行业,蒙牛已成为“众矢之的”。

    确实,蒙牛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乳品企业原来的市场格局,那么这些人的执著投诉背后是否也包含着着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王丁棉起初对此完全否认。此后他又解释说,自己作为广州奶业协会的负责人,会员企业对于蒙牛等企业的“恶性竞争”也都有所反映,因此,他也会为维护会员企业的利益服务。

(责任编辑:牟修锐)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