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澄清不可信 疑公关公司背后有组织进行

2009年01月19日 06:50   来源:京华时报    胡笑红

    针对备受公众关注的“北京市场八成仿瓷餐具含有毒材料”报道,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末公布了一则“喜报”:国家质检部门于2008年底,组织对所有品种的仿瓷餐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目前大中型商场、超市销售的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但寥寥几句“喜报”并不能让消费者吃下定心丸,因为“喜报”并未回答他们心中的其他疑问:全国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二十几家,那些未获生产许可证的近千家企业产品达不达标?商场、超市销售的产品合格,大量出售仿瓷餐具的农贸市场及批发市场情况又是怎样?

    在“喜报”中,质检总局还对率先质疑仿瓷餐具安全性的单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发起“反击”,称“该协会和中心不具备检验能力和法定检验资质,他们对送检样品的抽取、检验以及推测结论,既不规范,也不科学”,并颇具意味地附上一句“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和中心的法人代表为同一人”。

    此前的媒体报道显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出具的抽检报告是由质检总局批准设置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送检样品是从市场上购买的,有正式发票和存样;检测出产品中违规使用了脲醛树脂的也是第三方——北京化工大学。那么,质检总局上述盖棺定论的说法依据何在?对仿瓷餐具问题,公众需要有关部门回答的不是“谁以什么身份送检了产品”,而是被曝光的问题是否存在,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新的塑料食品包装容器标准何时出台。

    与三鹿事件刚被曝光时企业采用公关手段掩盖问题异曲同工,本月13日,一篇名为《网络流言让仿瓷餐具行业很受伤》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主要内容是为此前被曝光的某仿瓷餐具企业鸣不平。个人在网上发帖发表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有趣的是,在随后的15日,一些媒体记者收到了由某公关公司发出的公关稿件,该稿件恰恰就是那篇《网络流言让仿瓷餐具行业很受伤》。替企业澄清事实也是无可厚非,但在这种先网络后媒体、有组织的公关背后,其澄清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仿瓷餐具问题不会因质检总局的这则“喜报”画上句号。

 

    相关新闻:国家质检总局:仿瓷餐具安全指标合规

 

    国家质检总局17日发布消息称,质检部门于2008年底,组织对所有品种的仿瓷餐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目前大中型商场、超市销售的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安全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详细>>】

(责任编辑:刘朋)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
手机看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