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我国拟首次推出"减盐指南" 促食品工业告别"重口味"

2018年04月18日 16:5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为研讨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施晓娟/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8日讯 (记者 施晓娟) 由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举办《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研讨会18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减盐行动已经成为全球控制慢性疾病的共识,目前全球已有近超过一半的国家启动了全国性减盐指南或行动。我国首次提出食品工业减盐策略,力争2030年全国人均盐摄入量下降20%。

  我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尽管多年来不断对居民进行减盐的宣传教育,发放盐勺和开展减盐试点,但是人均盐摄入量仍高达10.5克/天。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加工食品进入到百姓生活,盐的来源已从家庭烹调用盐向加工食品转移,无论从食品销售总额、覆盖范围还是从全国摄入量调查,都可看到来自预包装食品的盐(钠)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对此,专家表示,食品工业的营养健康化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全民减盐首先从食品工业做起。除了实际盐/钠摄入量贡献,食品工业营养导向和饮食文化导向作用无可替代,无论是产品、标签、广告,其影响很大程度上左右全民饮食文化、行为和健康。

  据介绍,为了做好全民减盐的技术支撑工作,减盐指南工作组从2016年开始研究制定《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的起草。目前形成的《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建议,食品企业作为减盐工作的实践者应本着循序渐进、分段实施、重点突破,逐渐实现到2030年加工食品钠含量平均水平降低20%的目标。食品企业可参照同类食品钠含量的平均水平和分布状况,通过改善工艺、口味调节等多种技术减少钠盐用量,达到行业整体下调盐的用量。

  “《中国食品工业减盐指南》的提出,将就技术和策略上起到重要的健康指导,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发挥重要作用。”专家表示,虽然食品工业积极参与和实践是减盐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多方支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吴晓薇)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