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 > 正文
 
广东茶叶协会:未发现造假工厂普洱茶可放心喝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09月07日 11:38
黄小桂
    2005年7月28日,广州某报刊出了“猪圈里发酵速造‘旧普洱茶’”的文章,报道了四会市某企业为牟取暴利在污水横流、蛆虫乱爬的猪圈里渥制普洱茶,并且用脏渠水浇茶叶发酵普洱茶,然后在茶叶上喷洒香精、香料的行为。此事件一经披露即在业内引起很大震动,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组,8月9日亲赴四会市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抽样检测。四会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该项工作,由四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工商、质监、稽查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四会市三家茶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封存所有产品,并进行抽样送检。

    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于8月31日对外公布了调查结果:四会市没有所谓的“普洱茶造假”工厂(场)。四会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三家,都是生产普洱茶的厂家,均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是合法经营的企业。三家企业的加工场所都非猪圈,在四会市没有发现“猪圈里发酵普洱茶”的现象。加工场地也没有发现“污水横流”、“蛆虫爬来爬去”;更没有发现用脏渠水浇茶叶发酵普洱茶,然后在茶叶上喷洒香料、香精的现象。该厂发酵普洱茶用水为井水,现场检查发现,加工场地地面干爽。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试验中心检测报告表明,送检的茶样汤色红浓、香气陈香浓纯、滋味醇厚,具正常普洱茶感官品质特点。检测结果表明,三家茶厂生产的普洱茶均不存在加香精、香料的情况,三家茶厂的产品卫生检验全部合格。

    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女士指出,生产普洱茶的这三家企业都存在设备上的问题。由于厂房是80年代兴建的,三家茶厂均存在厂房比较陈旧、生产设备比较落后、功能室分隔不明显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骆少君以及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张勤民则认为,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因为有微生物菌落的参与,独具一格,其原理具有科学性,而生产场地要相对的通风透气,如地板只能铺用高标号的水泥,厂房不能密封,也就是说不可能全部套用现代化的生产要求。由于微生物的参与,普洱茶的发酵与酒的发酵一样,用于普洱茶发酵的地板,使用历史越悠久,成品品质越佳。

    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要解决目前普洱茶市场存在的问题:首先生产企业、商家必须遵纪守法,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并据此制订自己的企业标准;其次加强行业自律,协会积极引导广大茶业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广东省茶业行业诚信自律公约》,规范生产和经营企业行为,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最后举办普洱茶知识讲座,由茶学专家授课,指导广大茶叶经营者、消费者和爱好者正确认识普洱茶,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正确选购、饮用、收藏普洱茶。

    农业部已于2004年4月16日发布了普洱茶行业标准,并于2004年6月1日实施。该行业标准从普洱茶的定义、花色规格、等级、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贮运等作了明确规定。

    普洱茶行业标准的出台,对改善目前普洱茶加工混乱的情况,提高普洱茶加工的卫生条件,规范普洱茶品质奠定了基础。

    据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女士透露,行业协会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茶叶行业积极推进实施“QS”认证工作,开展评茶员、茶艺师培训及资格认证,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使广大茶叶企业按“QS”认证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倡导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开辟绿色通道,以促进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