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更多新闻 > 正文
 
由幕后暗战到登台叫板 食用油"口水战"升级

2004年09月13日 10:32
    8月25日,本报A05版以《食用油纷纷降价众厂家互揭老底》为题,报道了国内部分食用油厂家在降价清仓的过程中互相攻讦的情况。事情还没有平静下来,近日,食用油生产企业又卷入了一场规模更大的“口水战”。这一次,各方不再像上次那样“放暗箭”、打“冷枪”,而是纷纷从幕后走上前台。

    上周,有两件事在食用油企业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是北京多家媒体发表文章,说只有1∶1∶1的食用油是最有营养的,引起部分食用油厂家不满;二是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协会发布郑重声明,暗指有关企业虚假宣传。与此同时,“金龙鱼涉嫌虚假广告”等事件也颇引人关注。人们不解:先是有人说豆油、菜子油等食用油中掺有棕榈油,接着花生油也被指责“其中有猫腻”,如今,宣传健康营养的金龙鱼调和油也被指“名不副实”。一时间,消费者不知该买什么油是好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1∶1调和油是金龙鱼为抢夺被花生油占去的色拉油市场而推出的第二代调和油。

    事实上,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在前些年一直主做色拉油,色拉油的价格低,市场业绩一直不错;而鲁花是生产花生油的巨头,销量也很高。近段时间,花生油的市场份额扩大很快。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在北方的食用油市场上,51.4%的消费者选择的是花生油,明显高于色拉油38.9%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形下,介于花生油和色拉油之间的产品——食用调和油就成了市场争夺的对象。

    8月中下旬,北京一家公关公司代鲁花策划了一个爆炸性“新闻”:一些豆油、调和油中掺有大量棕榈油,因怕天凉油品变成白色而露馅开始甩货!众多食用油厂家一时弄不清这枝“冷箭”是从哪个角落射出的。此后,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品牌助理王江伟约见本报记者,承认这则新闻是鲁花策划炒作的。

    竞争对手获取鲁花的情报后,立即拿出一篇题为《提防低价花生油的诱惑》的文章进行反击。8月25日,本报A05版刊发《食用油纷纷降价众厂家互揭老底》的报道后,鲁花和众生产厂家都表示“写的都是实情”。

    两篇互相揭短的策划文章打了个平手,事情似乎平静了下来。然而,近日,北京一些媒体上又刊登了一篇题为《你的炒菜油是否健康?》的文章,该文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之口,从专家的角度对目前的食用油进行了点评,得出的结论是“长期食用单一的菜子油、橄榄油、红花子油、大豆(资讯论坛)色拉油和花生油,都会引起营养不均衡”。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金龙鱼试图以1∶1∶1营养概念力压高端花生油市场而采取的宣传手段,是明显的商业炒作。

    “健康比例”遭质疑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脂肪酸。从营养角度分析,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提出膳食脂肪酸的建议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中国营养学会也对该比例表示认同,这就有了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广告中所称的“权威”说法。

    金龙鱼1∶1∶1调和油的推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轩然大波。先是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在报纸上质疑金龙鱼,说1∶1∶1调和油缺乏科学依据,紧接着就有人在北京、成都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金龙鱼1∶1∶1的概念提出质疑。质疑者称,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在醒目的“1∶1∶1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产品标签下,具体的产品营养成分表却显示三者的比例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2∶44∶44”。他们质疑:既然厂家的产品没有达到1∶1∶1的标准,还要在产品广告中大力宣传这个概念,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面对质疑,生产金龙鱼的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有关人士指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有人在兴风作浪。”

    《郑重声明》“火上浇油”

    上周,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品牌助理王江伟送给记者一份《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郑重声明》,声明说:

    近日,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错误地宣传食用菜子油、橄榄油、红花子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给本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会现郑重声明如下:

    1.上述报道的内容是错误的和不负责的,报道未经本会同意和合法授权,不代表本会及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个人的观点。

    2.凡是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产品,均属健康、安全和营养的,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

    3.报道中以均衡营养为由,向广大消费者宣传1∶1∶1的概念,本会认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4.本会严厉谴责上述行径,并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在新闻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以消除影响。本会保留通过法律进行诉讼的权利。

    这份9月6日的《郑重声明》虽没有点名,但不难看出指的是金龙鱼。金龙鱼公关公司负责人紧急致电本报记者称:这个声明出笼的“幕后操盘者”可能是金龙鱼的竞争对手鲁花,“金龙鱼是对概念进行炒作,他们没有必要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压我们”。

    对金龙鱼怀疑鲁花“搞小动作”让中国粮油学会“压”他们的说法,鲁花“掌门人”孙孟全一点也不避讳。孙孟全昨天下午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最近,《你的炒菜油是否健康?》一文借李志伟之口,对其他食用油进行恶意攻击,金龙鱼不应该攻击别人,也不应把“银子”说成“金子”,为了食用油企业自身的利益和中国农民的利益,为了遏制金龙鱼的虚假宣传,鲁花站出来讨个公道。孙说,他找到了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负责人,让他们看了这篇文章,他们看了文章后非常气愤,于是发表了一份《郑重声明》。

    生产金龙鱼的“嘉里粮油”是如何对待这一事件的呢?其广告部经理朱志国说,公司高层开会讨论了对此事的应对事宜。他特别向记者声明,金龙鱼从来没有做虚假广告宣传。接着他又说,1∶1∶1的营养概念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相关的专家推出的成果,金龙鱼非常关注,才开发出第二代调和油。

    记者让他对《郑重声明》发表看法。朱志国说,他认为此事疑点重重。其一,“粮油学会”没理由向媒体发表声明,即使发也应该通过自己的网站或者直接发到企业。其二,声明里并没有提到金龙鱼。更令人不解的是,原本是由“粮油学会”发布的声明,忽然由一个自称是受其委托的公关公司发布。金龙鱼方面目前正关注着事件的进展。

    鲁花“出招”

    就在金龙鱼静观其变之时,北京的一些媒体上开始全文登载《郑重声明》的大幅广告,再次将矛头指向金龙鱼。

    未等金龙鱼调查,鲁花总经理孙孟全便向记者自爆惊人内幕:“这是由鲁花炒作的。”孙孟全说,一些报纸上用广告方式发表的《郑重声明》,有些是媒体自发登的,有的是鲁花出钱登的。他要让消费者知道,鲁花该出面制止金龙鱼炒作“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1∶1∶1黄金营养比例”了。

    《郑重声明》中的当事者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呢?记者试图电话采访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会长王瑞元,但无论是手机还是座机,均无法接通。《郑重声明》中提到的当事人——李志伟总是关机。接近两位会长的人士称,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二人的任何关于食用油的言论,都有可能成为任何一方攻击对方的炮弹,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实在“不便发表任何看法”。

    中国粮油学会负责人不便发表任何看法,营养学家却有话要说。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山医科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苏宜香说,1∶1∶1是包括食用油在内的整个食物的脂肪酸比例,而实际上食用油自身只需要0.27∶1∶1的比例,即可帮助人类饮食达到1∶1∶1的和谐。因为人除了吃油以外还会吃鱼、肉、蔬菜等,如果把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配成1的话,加上人食用的其他食品,人体中的饱和脂肪酸就会过量,长期食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所以金龙鱼调和油的饱和脂肪酸选择0.27是得到科学论证的。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让金龙鱼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金龙鱼广告惹争议

    从9月10日起,金龙鱼1∶1∶1广告在北京被要求暂停播出。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10日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了解情况后发出通知,要求该广告在进行整改之前,暂时停止播出。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广告内容不能引起消费者误解,必须真实合法。因此,金龙鱼争议广告有“创意不当”的地方。由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都不在北京,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并不属于北京市的管辖范围。

    那么,金龙鱼的管理属地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深圳市工商局南山分局广告科有关人士说,通过查阅金龙鱼方面提供的材料,发现金龙鱼在广告里模糊提出了1∶1∶1的比例,消费者容易错误理解这样的比例说的是油内含量,可是油外包装上却写着油里三种酸的比例是0.27∶1∶1。这么一来,只能说广告有争议,不能说其违犯了《广告法》。至于1∶1∶1的比例是健康的观点,这是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宣传这样的理念不构成违法,应该说这是金龙鱼一个比较高明的市场策划。

    业内人士表示,不正当竞争在伤害竞争对手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而最为关键的是使整个行业陷入了一场混乱无序的“口水战”之中。也有消费者说出了问题的实质:目前,食用油生产企业想尽招数互相攻讦,除了以往的恩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中秋节、国庆节食用油销售旺季的市场。

    截至昨日发稿时,记者从鲁花总经理孙孟全处获悉,鲁花等国内众多食用油企业将联手状告金龙鱼,孙孟全称,具体内容现在不便透露。 
来源:河南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