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更多新闻 > 正文
 
黄鱼是这样"化妆"出来的 染料来自化工市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4年08月17日 08:21
    在市场上卖相极好的黄鱼,回家一洗,竟然会“褪色”变白。谁给黄鱼上了妆?记者日前就此展开调查。

    黄鱼“化妆”不是秘密

    温州株柏码头是温州市区最大的水产批发交易市场,不但市区的水产经营户,就连不少周边县市的水产经营户也赶到这里进货。市场门口有条株柏路,二道贩子将码头上批发来的水产品集中到这里,加工分装,等待客户二次批发。

    但小贩在此等待客户时可不清闲,给鱼“化妆”是他们的主要准备工作。8月10日凌晨4时半,一名瑞安来进货的鱼贩子带记者来到株柏路,刚到路口,就看到路灯下蹲着个人,在往装黄鱼的箱子里倒一种红色液体。不一会儿,整箱黄鱼都染成了黄褐色。为让颜色均匀,他还不断用手在箱子里翻搅,把鱼拎出来对着灯光看看。

    闲扯了几句后,这名鱼贩子向我们介绍了“经验”:“添色素是为了卖相好看,大家都认为黄鱼要黄才新鲜,颜色白的卖不动。这种色素都用了很长时间了,从来没出过事。一些老客户特别是酒店,都喜欢这种染色黄鱼,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中毒。再说,染色的又不是我一家,株柏路上比比皆是。”

    果然,我们往前一路走去,每隔几步,就可以看见几个在给黄鱼染色的鱼贩子。大约浸泡两个小时后,鱼贩子将鱼一条条沥干,根据大小,放进不同的泡沫箱子,再把沙冰覆在黄鱼身上,这样就像上了定妆粉,整个黄鱼“化妆”过程算完成了。

    除了批发市场,记者在一些菜市场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化妆”事件。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水产交易市场是家马路菜场。这里的鱼贩子比株柏路的更“嚣张”。水产一运入菜场后,摊主就直接在摊位上染色,所用的染料及染色程序倒是如出一辙。

    早上7点多,逐渐有市民拎着袋子出现了。水产摊上的黄鱼也闪亮登场。

    染料来自化工市场

    给黄鱼染色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那这些染料都是什么成分?

    在位于温州牛山路的化工市场,记者走进一家“红丽化工颜料有限公司”。

    “老板,有没给水产染色的秘方?”

    “要什么颜色?”

    “黄鱼的颜色有没有?”

    “黄鱼外面用黄色,里面用红色。”

    “红色的用在哪里?”

    “点在鳃上。染虾用的还有一种颜色。”

    “虾是什么颜色?”

    “虾是日落黄。”

    ……

    这名老板告诉记者,点在鳃上的胭脂红一般是给不新鲜的黄鱼用的,即使鱼臭了,鳃也是鲜红的。再把黄鱼放进冰库里一冻,鱼身就硬了,普通人根本无法分辨。但到底要放多少颜料才合适,卖颜料的老板说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不是我的专长,你要去问那些鱼贩子”。

    从这些染料的外包装看,都属于人工色素,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面不仅对色素用量做了严格规定,还明确了使用范围,水产并不在这之内。那么这些颜料能否食用呢?老板笑着说:“说明书上没写没关系,你放心用好了,株柏码头他们都是来这里买的”。

    记者了解到,按《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鱼类是禁止添加任何人工色素的,包括人工食用色素。这名老板还说,以前还有水产商来买化工染料碱性玫瑰红,这种染料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有关部门加紧查处

    对于温州市区部分经营户对黄鱼进行染色的行为,温州卫生监督所所长黄荣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6月起,他们就对这些染色剂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同时也要求县、市、区各卫生监督所进行关注。目前,主要问题是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部分个体商贩滥用合成色素,“我们如果抓住现场染色的商贩,就立即封存水产品,并进行现场抽检,查实有问题的,除了没收水产品外,还要进行处罚”。

    黄荣华还介绍说,经过对色素的试验分析,目前普遍使用的色素主要是日落黄、胭脂红等食用色素,虽然没有即发的毒性,但长期过量食用肯定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但目前被染色的很大一部分是质量有问题的水产品,经营户希望通过染色使其看上去更新鲜,这样消费者食用后就对健康有较大害处了”。

    仍有小贩在染色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赶到株柏路市场,因为台风“云娜”的缘故,这里的水产少了不少。记者再次找到之前采访到的那名摊主,他正拧开一瓶“红水”的盖子,准备往水箱里倒。见记者拿出相机,慌忙收手,但还是漏了几滴到箱子里,水立马变了色。他急急忙忙把塑料瓶收起来,解释道:“你不要拍,不要拍,这种色素经卫生部门查处,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了。我是自己倒倒看看的。”
 
来源:今日早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