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建议强化网红食品监管

2021年10月15日 16: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5日 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在9月30日至10月9日共计10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十一”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518930条,日均信息量95万余条。9月30日最多,为1277191条。监测发现,今年“十一”假期消费负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区、快递和食品消费四个方面。

  其中,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食品”类负面敏感信息240967条,9月30日负面敏感信息量较多为61989条。9月30日“食品”类负面敏感信息集中主要与博主爆料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材料有关。

  中消协分析指出,引发今年“十一”食品舆情热点的主要因素是网红产品、流量美食的“人设”人气与诚信、守法的展业营商底线要求不适配。

  茶百道使用过期原料的胆量究竟从何而来,汉堡中的虫子到底“出身”谁家……中消协认为,“十一”期间几起食品安全舆情案例的出现尽管有偶发性,但本质上可能还是相关经营者平素食品安全这根弦就绷得不够紧。关注自身经营收益多,关注消费者合法权益少;专注流量聚集转化多,专注品质坚守提升少。

  对此中消协表示,无论是以线上社交营销聚拢人气,还是通过线下口碑传播变得又“热”又“红”,网红爆款们从消费者腰包里掏走的都是真金白银,而其“回馈”给“衣食父母”的,不应是利益驱动下无视红线底线的投机取巧、藐视法律法规“牙齿”的胆大妄为。表里不一的人气经不起时间检验,名不副实的流量禁不住人心称量。没有修身琢业的匠人匠心,最终无法适配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

  中消协建议,强化对网红食品、流量商家、人气服务的巡查监管。压实主体责任、提高违法成本。通过建立健全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诚信追溯机制,对严重失信者予以公开曝光。对无视红线、挑战底线的相关经营者,无论流量有多大、“颜值”有多高,都要不留情面的“打板子”;无论其如何巧舌如簧推脱责任,都要依法依规地让其“丢面子”、“伤里子”。

  同时,中消协倡导“质量兴衰,人人有责”的理念,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引导消费者“用脚投票”,不断提升消费者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

中消协发布“十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 建议强化网红食品监管

2021-10-15 16: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