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产业市场 > 冶金 > 正文
 
中国铜消费到顶峰了吗?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7日 09:00
金瑞期货 姜昌武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随着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铜消费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未来数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带动铜消费总量的增长,三大铜消费产业---电力、家电、建筑行业,仍然会为中国的铜消费带来潜在的动力。中国的铜消费状况和发展形势到底如何?这将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随着西方国家铜总体需求的下降,中国市场的崛起,吸引着全球的目光。随着这几年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铜消费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今年的消费总量有望达到350万吨。未来数年里,中国的铜消费状况和发展形势如何?在对中国主要铜消费行业进行较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铜消费总量的增长势头仍将延续,并有望在2015~2020年达到阶段性的高峰;而本轮铜消费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未来5~10年之内的增长速度将逐步放缓。

  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带动了中国铜消费的增长

  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是推动铜需求增长的源动力。我们将中国城镇总人口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与铜消费进行对比,呈现明显的正比例关系。

  近几年,中国城镇人口每年递增2000多万,城镇人口比重每年提高约1.5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基础建设投资、房地产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推动了铜消费量的增长。而以重工业增长为特点的工业化加剧了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带动了以电力为首的主要用铜行业的发展。

  除了自身的发展带动铜消费增长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也使中国铜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长。近年来,日本、美国、德国、芬兰、加拿大等世界铜加工巨头纷纷移师中国。以日本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电线电缆的产量减少了40%,而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中国的电缆企业已超过60多家。目前中国是日本进口电线电缆最多的国家,2001年以来,中国铜材的出口量和美国、日本铜材的进口量几乎成等比例增长。

  以电力为首的主要铜消费行业发展较为稳定

  从主要铜消费行业来看,未来电力行业增长的潜力巨大,家电和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增长也将带动铜消费。

  2003年以来,中国电力新增装机容量逐年增加,2003年为3000万千瓦,2004年为5000万千瓦,今年达70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数据显示,未来两年,新增装机容量将维持在7000万千瓦左右。巨大的新增装机容量一方面刺激发电设备的生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网升级改造的压力。

  未来几年我国的电网建设将会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千米,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总投资额达9000亿元左右,其中约有30%用于购买电线电缆。电网建设在未来七八年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输变电设备的升级换代,大容量输电线路建设改造,城乡电网进一步改造等,将给中国的铜消费带来巨大的潜力。

  近两年来,中国大小家电产品产量持续多年以两位数增长,外资企业为了市场需求和效率,大举将家电的生产和研发往中国市场转移,目前中国正在跻身全球家电市场。200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较为平稳,从增长速度来看,房地产增幅基本是GDP增幅的两倍左右。目前增速虽有所下滑,但是总体发展仍然比较稳定,局部地区出现的结构调整并没有影响房地产业整体的发展。中国的装修市场也在稳定发展,这将消耗大量铜电线、铜管、五金件等,对铜的需求基数也在逐步提升的过程中。

  消费总量的阶段性顶峰将有可能在2015~2020年出现

  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如下:1.如果按近几年城市化的速度测算(年均增长1.4~1.5个百分点),那么,在10年之后,我国将基本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如果保守一点,按年均1个百分点的增速测算,2020年前后,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也将基本完成。随着该进程的实现,铜消费高速增长的动力减弱,将迎来阶段性的高峰,总需求量有望达到720万吨。

  2.电力行业是用铜的主要行业,未来5年仍是电力发展的高峰期。预计国内电力的供求将在2007年前后实现平衡,2010年之后,随着大型机组投产,电网改造完毕,中国铜需求总量的增长将受到很大制约,年均铜消费增速将明显放缓。

  3.从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铜消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之后,将会到达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并呈现振荡盘整的局面。中国从1985年到2015年将是明显的增长期。

  中国铜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过

  目前,我国的电力正处于供需平衡转换的过程中。中国用电量的增长率和电力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已经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达到了高峰。未来两年,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明显低于电力装机投产的增加速度,预计2007年我国电力发电装机容量将与电力需求总体平衡,局部略有剩余。

  而家电产能的扩张将引发我们对于库存的担心。我国家电行业中空调库存积压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6月份为止,积压的空调就达到了900万台,而且从2003年以来库存量一直呈上升的势头。出口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空调的库存积压,但是当前产能扩张与实际需求的冲突,必将使家电行业的矛盾在未来几年之内更加尖锐,并致使家电业对铜材的需求增长率放缓。从家电产业协会的公布数据来看,未来5年对铜材的需求增长率将放缓至5%以下;未来5年大小家电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也将放缓。

  另外,建筑用铜材正面临替代品的潜在威胁。由于铜价的居高不下,塑料、铝、铁合金对铜产品在建筑行业的替代功能在逐步显现。例如:在建筑装饰领域,用镀铜塑料替代铜板带的倾向性非常大,虽然目前正处于研究和试用阶段;铜管被塑料管替代的可能性也在加大,我们已经从欧美市场看到相应的情况,据CRU不完全统计,今年铜管被塑料管替代的量已接近5万吨左右。

  我们预测:2004~2010年之间,中国铜消费总量平均增长率将放缓至7%~8%,2010年中国铜消费总量将达到520万吨,2010~2020年,中国铜消费平均增长率将继续放缓至3%左右,2020年中国铜消费总量将达到720万吨。

  高铜价下的中国铜消费形势分析

  日前,我们对中国铜加工企业进行了一次电话调查,被调查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两个主要的铜消费地区,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1.8%;其他则分别是天津、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有代表性的企业。调查的问题主要是:1.高铜价是否影响了企业的扩张?高铜价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大?2.未来1~2年内的企业扩张情况以及消费预期;3.所接触的下游企业铜消费状况?是否考虑使用替代品?4.产品出口预期如何?

  在与加工企业的接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目前高铜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许多加工企业饱受高铜价的煎熬,对目前的价格感到无奈和困惑。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受高铜价的冲击更大,他们基本表示对于未来企业扩张没有信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维持目前现状已经不错了"是大多数企业的基本声音。

  目前铜加工企业的利润已经相当微薄,但产品价格却很难向下游客户传导。虽然在高铜价下,消费者已经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由于价格上涨的幅度已远高于下游消费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许多加工企业的下游消费者更多地表现出观望的心态。目前,很多下游消费者开始想方设法来减少生产成本,如尽量在产品中减少铜的用量,某些空调企业则开始尝试用铝管代替铜管的应用研究。

  在调查中,与电力相关的铜加工企业普遍预期仍会维持目前的发展速度,认为电力需求仍然是支撑目前铜消费的主要行业;而家电行业的出口减缓和空调库存的积压将直接导致家电业对铜需求的减缓。另外,铜价高企,使得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陷入了相当被动的局面,所需的流动资金在大幅增加。许多企业表示"适应铜价的速度赶不上铜价上涨的速度"。

  高铜价刺激国内产能扩张,对进口原料的需求将逐步加大。随着铜价的高企,中国冶炼产业的扩张非常迅速,并已经引起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在建、拟建的铜项目产能约达250万吨。预计在2007年中国的铜冶炼扩张将达到高峰。未来数年,随着铜冶炼能力的扩张加快,中国对进口电铜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而对进口铜精矿和废杂铜的依赖程度将大大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将继续带动铜消费总量的增长,中国铜消费占全球重要地位在日益加强。三大铜消费产业---电力、家电、建筑,仍然会对中国的铜消费带来潜在的动力。特别是电力行业,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逐步推进,对中国铜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预计,国内本轮铜消费增长的高峰期已过,未来几年铜消费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平均增长速度在2005~2010年之间放缓至7%~8%,在2010~2020年之间继续放缓至3%,消费总量可能在2015~2020年之间达到阶段性高峰。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