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能源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东方日升太阳能电池业务营收增66% 拟发不超33亿可转债加码主业

2020年06月18日 09:2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刚刚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东方日升(300118.SZ)便又有新动作。

  近日,东方日升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33亿元,期限6年。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东方日升(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一期)、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创新中心项目。

  东方日升表示,项目建设完成后有助于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率先突破一批行业前沿技术,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专业研发人员,打造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创新中心,夯实公司技术支撑,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司光伏行业竞争地位,为公司长远战略发展提前做好铺垫。

  东方日升主业强劲。2019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约66%,占总营收比81.2%。得益于此,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大增。

  加码主业巩固领先地位

  天眼查资料显示,东方日升成立于1986年,201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及储能、智能灯具、新能源金融服务等业务,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光伏行业全球领先地位。

  2019年,公司光伏组件年产能为11.1GW,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宁波、江苏金坛、浙江义乌、河南洛阳等生产基地。公司“江苏金坛5GW 高效单多晶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基地”二期2GW高效电池、组件项目已于2019年6月份陆续投入生产。

  此外,“义乌5GW高效单多晶组件制造基地”一期2GW高效组件项目已于2019年10月份陆续投入生产, 除山西芮城年产3万吨PPE改性及制品(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仍在前期论证中外,“年产2.5GW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基地”、“义乌5GW高效单多晶组件制造基地”二期3GW的高效组件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日升本月来两次融资扩产。6月6日公司公告拟在义乌投资15GW高效电池+15GW高效组件项目。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末组件产能11.1GW,2020年组件产能有望提升至14GW。

  而本次项目总体规划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及高效太阳能组件产能各5GW,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的一期项目完成后预计新增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和高效太阳能组件产能各2.5GW,其中高效电池全部用作组件生产原料。

  太阳能组件去年产销双增

  东方日升在2019年实现业绩增长,其主业贡献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东方日升净利分别为6.50亿元、2.32亿元、9.74亿元。其中,2019年公司业绩大增。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公司国内销售额约55.11亿元,同比增长6.24%,约占总营收四成;海外销售约89.93亿元,同比增长94.83%,约占总营收六成。

  而从业务来看,东方日升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约66%,占总营收比81.2%,毛利率为18.8%。

  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销也实现双增长。2019年,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量达105.73万元,销售量达11.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06%、60.91%。

  此外,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环节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要求企业及时跟进最新的制造技术以提升发电效率,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7.67亿元,210组件与异质结是重点方向,新产能有望将研发成果落地。

  有券商认为,随着海外装机市场的扩大和分散化,组件竞争将更集中于品牌和渠道,东方日升在海外市场充分布局,市场和渠道优势显著,通过可转债募资,解决扩产资金需求,公司在组件领域有望更进一步,打造组件龙头地位。

(责任编辑:王惠绵)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