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核电重启官宣 千亿市场可期

2019年04月02日 07:48   来源:北京商报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零审批”状态后,核电重启终于开闸。4月1日,官方首度明确,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预计每年将要开工6-8台核电机组。由此,我国核电行业即将迎来黄金期。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核电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但分析认为,核电的安全性和电力行业供需关系仍是影响未来核电发展的关键。

  三年停滞再重启

  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表示,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据了解,自2015年核准8台新建核电机组后,中国核电行业经历了三年多的“零审批”状态。对此,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所以会停滞长达三年多之久,主要是因为三代核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仍需验证,只有保证三代核电站技术在可控的情况下,国家才会全面铺开。而且目前放开的也主要是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还不具备放开的条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核电审批停滞也与电力过剩有关,过去几年我国发电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相较于核电它们的成本更低,因此对于核电的需求也没有那么迫切。

  不过,林伯强也指出,与核电相比,风电和光伏的“个头”相对较小,不能作为主力能源,所以核电仍将是未来发电的“大户”。

  事实上,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逐渐发展以及在建机组的陆续投运,新建核电项目已逐渐提上日程。今年3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示当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电厂1、2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两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显示,漳州核电1号机组和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计划于2019年6月开工。据了解,这四台机组均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该技术是中核集团ACP1000和中广核集团ACPR1000+两种技术的融合。“目前,华龙一号技术已具备批量化建设条件。”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余剑锋此前表示。

  “核电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强调,目前我国的核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前期投入巨大,因此,核电行业拥有一个稳定的发展预期很重要。

  行业规模可观

  核电重启消息传出,市场闻风而动的敏感神经再次被牵动。4月1日,核电板块盘中异军突起,集体上演涨停潮,其中沃尔核材封涨停,中国核建大涨逾7%,台海核电、新疆浩源、兰石重装、中核科技等多只个股跟风走高。

  业内人士此前预言,核电是策略角度很看好的板块。三年审批停滞,市场预期处于低位。由于前期三代核电逐步接近商用试点和“十三五”计划时间的临近,以及结合中俄签订的重要战略协议,重启的概率在不断增加。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以此预计,每年将要开工6-8台核电机组。若以每台投资100亿-200亿元计算,投资规模可达千亿,对内需和制造业投资拉动明显。

  据了解,我国核电已具备批量化、规模化发展的条件。业内专家预计,2020-2030年中国核电规模大约会有1.5亿-2亿千瓦的装机容量;2030-2050年,乐观估计可能增加3亿千瓦;所以未来核电的空间容量有5亿-6亿千瓦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余剑锋也在此次会议上透露,截至今年3月,中国内地在运核电机组45台,装机容量4589.5万千瓦,2018年核电发电量2944亿千瓦时,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已经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三代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0台,占世界三代核电机组的1/3以上。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4月1日同步发布了《关于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的通知》。其中广东台山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35元执行;浙江三门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203元执行;山东海阳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151元执行。试行价格从项目投产之日起至2021年底止。

  中国核电在互动平台表示,文件中确定的三代核电机组核准电价,是在企业充分表达合理回报和收益诉求的基础上,各方协商的结果;文件中提到了对三代核电机组发电量保障和电价保障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政策层面对核电行业及三代核电的支持,这是在目前环境下能争取到的、基本符合预期的电价水平。

  未来能源格局主力之一

  八年前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带来的恐慌尚存,业界对于核电商业运营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安全问题。但据余剑锋介绍,中国的核电机组始终保持了良好的运行记录,整体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提升。2018年以来,中国共有8台核电机组相继建成投产,目前还有11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之中,在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

  实际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主要应用场。三代核电技术与二代核电相比,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电站设计寿命也从40年延长到60年。

  短期的、现实的安全问题,虽然有能力解决,但据韩晓平介绍,业内关于核电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核电站“寿终正寝”后的处理问题。“核电站的工程量巨大,在运行六、七十年之后,核电站的报废工作怎么开展?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我们在看到当下利益的同时也要顾及长远。”

  除此之外,目前海上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成本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挤压着核电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风电、光伏还存在着发电不稳定的问题,但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电网的完善,势必将挤压核电未来的发展空间。”韩晓平如是说道。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点菜不能只点凉菜,需要主菜,电力的主菜是火电、水电、核电,今后的趋势是要实现三种能源全天候24小时供给。风电和光伏都有短板,不能作为主力能源。一是光伏和风电资源在西北比较多,和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中心有地理错位;二是受气候影响非常大,需要很好的储能技术,目前还不具备;三是发电成本还是比较高。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对于生态环保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核电站的建设工作,也是需要鼓励和推进的。”韩晓平指出。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彭慧 王寅浩

(责任编辑:杨秀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