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旭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华商业文明的璀璨瑰宝,在数百年风雨淬炼中,深度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品牌发展之路。
目前,商务部认定中华老字号总数增至1450家。
在近期举办的中华老字号国际交流活动暨第五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外品牌代表齐聚一堂,共探老字号创新发展新路径,共商中华品牌与世界品牌合作共赢新模式。
坚守匠心: 守护立身之本
穿越悠悠岁月,老字号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核心在于对匠心与文化的坚守。从京城的百工技艺到江南的市井烟火,老字号的发展始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既是中国商业文化的载体,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数百年来,六必居始终以“六必”准则为立身之本,内联升将精益求精的制鞋匠心奉为追求,同仁堂坚守“悬壶济世”的医者初心。这些老字号对精湛技艺和职业道德的执着坚守,在时光流转中淬炼出独特的品牌价值。
东阿阿胶的应用迄今已近3000年,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如何将其更好地传承下来?
在华润医药集团总裁、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杰看来,他们做对了两个“守正”。其一是坚守“道地性”。保护源自泰山与太行山脉地下300多米的特殊水源,这一密度为1.0038千克/立方米的富含特殊矿物质的弱碱性水与驴皮中的物质结合,形成独特的滋补效果,这是阿胶药效的物理基石。其二是传承独特的非遗制作技艺,并在保持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升级。
中国茶叶公司(中茶)自1938年创立之初,便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时期创制的滇红茶,成为当时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更有着“一吨滇红茶换十吨钢”的传奇故事;上世纪50年代,推出了冷水渥堆发酵、双蒸双压的六堡茶工艺;70年代总结的龙井茶十大制作手法,至今仍是行业标准;创新的普洱熟茶工艺,深受老茶客追捧。
近百年来,中茶始终坚守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品质把控,将口口相传的茶文化基因转化为可共享的文化符号。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芃说:“对于中茶来说,守正就是要坚持茶叶制作的文化传统,把口传心授的技艺转化为可共享的文化符号。”
创新破局: 拥抱新一代消费者
在时代浪潮中,老字号主动求变,以守正创新回应市场需求,在年轻化、数字化、科技化、国际化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恒源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凭借以非遗技术编织的永不“凋零”的颁奖花束惊艳世界;上海大白兔以跨界合作打破固有认知,成为潮流符号;东阿阿胶的桃花姬产品,从元曲文化中汲取灵感,线上销售额从两年前的2亿元跃升至10亿元,成为创新典范。
程杰介绍,东阿阿胶也在致力于打破“老年品牌”的刻板印象,全力打造年轻时尚的国潮品牌。比如,与奈雪的茶联名推出阿胶奶茶,推出口号为“随时随地撒点娇”的阿胶粉,让传统滋补品以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今年中秋期间,东阿阿胶与沃尔玛山姆店深度合作,仅两周时间桃花姬单品销售额便突破8000万元,实现了老字号与跨国企业合作的双赢。”程杰说。
中茶则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产品风味、设计年轻化包装,让中国茶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健康饮品,将中式生活态度融入大众日常。
“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叫‘琴棋书画诗酒茶’,一句叫‘柴米油盐酱醋茶’。按照今天的话来说,这两句话其实就说明了茶的两个作用:既要为人们提供充分的情绪价值,又要满足消费者日常的饮用需求。”沈芃说,中茶也一直在做这两件事。“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既重视能否给消费者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和满足,也希望做好茶的健康属性,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数字转型: 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华老字号也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品牌的进化。
程杰表示,东阿阿胶早已摆脱“坛坛罐罐”的传统印象,投建数字化水平达工信部1.4级最高标准的现代化工厂,成为现代化的中药制造企业。“我们从原料管控、生产检测到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已经全链路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线上业务已占整体业务的近30%。”
老字号的创新离不开科技赋能。程杰介绍道,东阿阿胶着力强化科技研发能力,设立两个院士工作站,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双院士工作站的法人单位。“我们通过现代循证医学为传统中医药的产品功效提供了科学验证,旗下的复方膏胶产品在中医理论与国际认可的西医研究双重支撑下,短短3年间,销售额从7亿元跃升至今年预计可达的28亿元。”
中茶则利用数字化技术链接茶的健康成分与加工工艺,在种植、加工、精制全链条实施数字化管控。
沈芃举例道,“十四五”期间,中茶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富氧发酵工艺,使红茶中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茶黄素含量提高30%;通过创新工艺,将绿茶和乌龙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提升了5倍,为消费者提供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的茶饮产品。
当下,老字号正成为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同仁堂自上世纪90年代拓展海外市场以来,门店网络已遍布世界五大洲,推动东方健康哲学走向全球。
东阿阿胶近年来连续参加巴黎、悉尼等地的世界中医药大会。“我们发现,海外华人和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对中医药都有着良好的接受度。今年,我们联合凤凰卫视推出的文化节目覆盖全球17个国家,有助于中医药文化出海。”程杰说。
中茶则通过茶叶这一世界饮品持续传播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主要的茶叶出口经营者,我们希望让全球消费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能体验到中国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沈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