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春节快递“不打烊” 送的是包裹更是温情

2023年02月01日 07: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吴博峰

  春节是年货消费的高峰期,每次过节都是对快递行业的一次考验。面对春节前后快递业务运输量陡增的现象,今年春节,多家快递企业“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消费者的寄递需求。

  近年来,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快递业务井喷式增长。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5天,全国快递业务量日均数据已经达到3.7亿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7%。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8.9亿件,支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超过了1600亿元。

  买年货,寄礼物。承担着人们传情达意、表达祝福角色的快递服务行业备受关注。不论是东北长粒香大米、山东章丘大葱、宁夏滩羊,还是山西汾酒、老陈醋……送到的、寄出的,小小的快递站点盛满了天南海北的年味儿,递送着沉甸甸的幸福。

  节日期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快递物流一线倾听他们的故事。

  38岁的菜鸟直送北京来广营站站长王明明是快递行业的“老人”,他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他所在的站点有近20人,为了应对春节“不打烊”,站点留下9—10个同事值守。“最近包裹量减少了,但因为人手是平时的一半,所以大家都比较忙。最近站点平均每天有1700多号任快递包裹,平均每个人要送200件。我们理解消费者收不到快递的焦虑,所以大家都加班加点派送,尽可能缩短消费者的等待收寄时间。”王明明说。

  在同一站点工作的快递员孙为全虽然是年纪最大的,但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平时大家都叫他老孙,“工作很拼”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我今年52岁了,但身体很棒,精力充沛。”孙为全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快递行业工作了5年多,虽然忙碌却也有获得感。因为派送单量多,每个月都有公司发放的星级奖励和超单奖励。“因为常年在附近派送,和很多小区业主都很熟。有时累了也想早点下班,但过年大家都迫切收到年货,所以还是想早点把快件送到消费者手中。”

  “孙为全是我们公司北京地区送件最多的快递员。”王明明告诉记者,有时孙为全自己的货送完还会帮别人送货,最晚的时候会忙到晚上12点左右,但他一早还能准时上班。

  孙为全说,他已经3年没回安徽老家过春节了,今年要回去为大儿子筹备婚礼,早早就给孩子们和家里老人准备了礼物。

  “有同事提前回家过年了,我们就比较忙,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顺丰快递员李明坤说,“什么时候没人下单寄件我就收工。春节期间大家都是给亲友寄送年货,能早揽收就尽量早点。”他告诉记者,他是自愿留守的,因为有的同事已经3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等其他人员陆续到岗后,我计划正月十五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李明坤说。

  热衷网购的90后消费者李瑞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各大快递公司推出春节‘不打烊’真的很方便,不用再大量囤货。去年春节临时退票没能和家里人团聚,只能买了年货寄到家里,没想到除夕当天还能收到快递,很温馨。”

  春节期间,消费者能够便捷的收寄快递,离不开快递员们在岗位上的坚守。可以预见,面对需求井喷,各大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将有望缓解快递行业的季节性供需矛盾。如今,春节“不打烊”已经成为主流快递企业服务的标签,促进了行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人情关怀的提升。

  从服务能力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快递企业通过智能快递柜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从人情关怀看,快递企业强化快递员亲情关爱,也传递着有温度的服务。

  为了感谢春节期间在岗坚守员工的辛勤付出,各大快递物流企业也为快递员们发了春节“红包”。记者了解到,顺丰今年设置了超过2亿元的春节专项激励包,并额外投入近2亿元开展一系列暖心关怀活动,补贴总额超4亿元;菜鸟对快递员进行配送费补贴、“爬楼补贴”、年夜饭报销等举措,让坚守岗位的“小哥”们踏踏实实过个年。

(责任编辑:王惠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春节快递“不打烊” 送的是包裹更是温情

2023-02-01 07: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吴博峰

  春节是年货消费的高峰期,每次过节都是对快递行业的一次考验。面对春节前后快递业务运输量陡增的现象,今年春节,多家快递企业“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消费者的寄递需求。

  近年来,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快递业务井喷式增长。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5天,全国快递业务量日均数据已经达到3.7亿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7%。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8.9亿件,支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超过了1600亿元。

  买年货,寄礼物。承担着人们传情达意、表达祝福角色的快递服务行业备受关注。不论是东北长粒香大米、山东章丘大葱、宁夏滩羊,还是山西汾酒、老陈醋……送到的、寄出的,小小的快递站点盛满了天南海北的年味儿,递送着沉甸甸的幸福。

  节日期间,《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快递物流一线倾听他们的故事。

  38岁的菜鸟直送北京来广营站站长王明明是快递行业的“老人”,他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他所在的站点有近20人,为了应对春节“不打烊”,站点留下9—10个同事值守。“最近包裹量减少了,但因为人手是平时的一半,所以大家都比较忙。最近站点平均每天有1700多号任快递包裹,平均每个人要送200件。我们理解消费者收不到快递的焦虑,所以大家都加班加点派送,尽可能缩短消费者的等待收寄时间。”王明明说。

  在同一站点工作的快递员孙为全虽然是年纪最大的,但工作起来干劲十足。平时大家都叫他老孙,“工作很拼”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我今年52岁了,但身体很棒,精力充沛。”孙为全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快递行业工作了5年多,虽然忙碌却也有获得感。因为派送单量多,每个月都有公司发放的星级奖励和超单奖励。“因为常年在附近派送,和很多小区业主都很熟。有时累了也想早点下班,但过年大家都迫切收到年货,所以还是想早点把快件送到消费者手中。”

  “孙为全是我们公司北京地区送件最多的快递员。”王明明告诉记者,有时孙为全自己的货送完还会帮别人送货,最晚的时候会忙到晚上12点左右,但他一早还能准时上班。

  孙为全说,他已经3年没回安徽老家过春节了,今年要回去为大儿子筹备婚礼,早早就给孩子们和家里老人准备了礼物。

  “有同事提前回家过年了,我们就比较忙,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顺丰快递员李明坤说,“什么时候没人下单寄件我就收工。春节期间大家都是给亲友寄送年货,能早揽收就尽量早点。”他告诉记者,他是自愿留守的,因为有的同事已经3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等其他人员陆续到岗后,我计划正月十五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李明坤说。

  热衷网购的90后消费者李瑞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各大快递公司推出春节‘不打烊’真的很方便,不用再大量囤货。去年春节临时退票没能和家里人团聚,只能买了年货寄到家里,没想到除夕当天还能收到快递,很温馨。”

  春节期间,消费者能够便捷的收寄快递,离不开快递员们在岗位上的坚守。可以预见,面对需求井喷,各大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将有望缓解快递行业的季节性供需矛盾。如今,春节“不打烊”已经成为主流快递企业服务的标签,促进了行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人情关怀的提升。

  从服务能力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快递企业通过智能快递柜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从人情关怀看,快递企业强化快递员亲情关爱,也传递着有温度的服务。

  为了感谢春节期间在岗坚守员工的辛勤付出,各大快递物流企业也为快递员们发了春节“红包”。记者了解到,顺丰今年设置了超过2亿元的春节专项激励包,并额外投入近2亿元开展一系列暖心关怀活动,补贴总额超4亿元;菜鸟对快递员进行配送费补贴、“爬楼补贴”、年夜饭报销等举措,让坚守岗位的“小哥”们踏踏实实过个年。

(责任编辑:王惠绵)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