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彭建真:供应链稳定运行及消费复苏建议

2022年06月02日 09:4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5月31日下午,“抗疫保供复商复市与供应链稳定运行”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在会上进行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供应链稳定运行及消费复苏建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 彭建真

(2022年5月31日)

  站在行业角度,确保供应链稳定运行,对保供和复市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有供应链稳定运行,保供和复市才有基础。

  一、本次保供过程中供应链出现的问题和应对之策

  这次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省际之间由于防疫政策不完全一致,且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隔离造成车队司机短缺,或司机因为对异地防控政策不了解而不敢出车。

  我们也专门和会员单位进行了沟通,了解情况为:大中型连锁超市生鲜产品多来自于全国的直采基地和自建物流中心,一旦出现疫情跨省配送就非常困难。以上海为例,本地超市保供车辆不能到外埠拉货,外地怕带“病毒”;外地车辆更不敢进入上海送货,回去怕被“隔离”。据永辉、家乐福、家家悦、物美、沃尔玛、永旺、步步高、苏宁易购、贵州合力等连锁超市反映,企业的车辆在江苏、安徽、湖南、贵州、河北、内蒙古、吉林等地,都出现过通行不畅,导致商品短缺,成本骤增的状况。

  我们建议未来由中央统一协调干线物流相关通行政策,畅通物流;建立更为细化的疫区货车搬运交接制度。让外地保供司机不进入疫区即可完成货物交接,避免返回之后被隔离。

  2、门店或物流中心员工所在小区封控造成人员不足。

  突发性的员工被封困,是这波疫情中比较普遍的状况,员工严重缺岗会造成企业整体经营比较被动。疫情期间会员向我们反映过如下情况:家家悦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区被划为中高风险区,所有去过内蒙古的50余名物流运输司机被就地封闭隔离14天。

  疫区企业也面临门店不能经营的情况。现在,部分零售企业为了确保本地的配送中心和门店正常开业,相关工作人员吃住在工作场所。经过各方的努力,目前各地本区域的供应链已经逐步稳定。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是在省际之间物流运输。目前在北京,如果在电商平台购物,还是会遇到商品不能正常送达的情况。省际物流的不畅肯定会影响生产和消费。

  3、协会提出三证一策的应对方案。

  针对企业在保供期间面临的种种困难,尤其是在供应链端出现的种种困难,协会也有一些具体的建议,4月份,协会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三证一策的相关建议,具体就是:

  保供企业证。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组织并公布了300余家超市、便利店等保供企业名单,建议常态化制定一些指南和预案,包括:全国性物资保供预案指南、销售经营预案指南、防疫防控预案指南等;对具备保供能力和符合保供标准的连锁超市、便利店、餐饮企业核发“保供企业证”。在特殊时期,各地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在生产加工、物资采购和物流通行等方面予以支持。从制度上解决了保供供应链跨省长链化与疫情防控分割结构之间的矛盾。

  保供人员证。确定保供人员主要两类,一是跨省作业人员。如疫情保供物资车辆驾驶人员和配套工作人员在进行跨省市作业,进入各省市县乡镇村疫情管控点卡口时,全国一致性地用新冠抗原试剂进行检测,这样可在安全的测试技术支撑下让保供物流快速运转起来。二是本市作业人员。如超市、餐厅、仓储物流中心等被认定为保供企业的员工和外卖人员在出入疫情封闭区时,建议出台全国统一的支持保供人员复工检查制度,让当地生产经营活动能正常有序开展。

  首接进口冷链食品消杀证。建议国家出台政策采取“首接责任制”,即进口冷链食品首次监管仓消杀后出具“首接进口冷链食品消杀证”。该批次商品进入异地时不再进行重复消杀,按照“谁消杀谁负责”的原则由首次消杀的监管仓承担责任。这样,既能盘活进口冷链食品市场,更能减轻企业的监管成本。

  持续开业促稳政策。各地出台的消费场所限制令,经常缺乏对社会经济损失、民生保障稳定、企业生存和保就业压力的评估。即使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纾困,也无法完全弥补关店所带来的损失。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消费场所限制措施,需要政府更有担当的智慧监管。

  二、下一阶段的重点:消费重启

  物流有了一定程度好转之后,下一步主要是消费的重启。在此之前,重启企业信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增强企业家的信心非常重要,要让企业家对复工复产没有后顾之忧,不要因为疫情再次反复,让复工之后的投入再次出现损失。

  下一阶段,可以考虑通过对消费的刺激,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复苏。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根据经济学家滕泰的观点,当前消费乘数效应是投资乘数效应的3倍以上,应进一步深化对消费引领作用的认识,及时出台足够力度的万亿级消费补贴,才能避免消费失速带来恶性循环风险。

  居民收入增长受挫是中国消费下滑的根本原因,稳消费应从居民收入端而非仅仅在供给端发力。

  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项来看,2022年一季度与2021年同期相比,工资性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下降了5.8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增速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增速下降了10.9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增速下降了3.7个百分点。从四、五月份的情况看,二季度居民收入增速下滑情况将远远大于一季度,甚至在某些结构性收入会出现绝对值下降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居民收入端发力,扭转居民的收入预期,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才是真正促消费。

  三、协会保供方面做的工作

  (1)3月以来,协会通过公众号发布多篇零售业保供举措文章,梳理政企合作保供优秀案例,凸显零售业民生基础设施作用。(3月17日,发布《疫情形式严峻,长春欧亚集团多项举措全力保障民生供应》;3月23日,发布兰陵县宝庆超市保供案例《一家县域超市的抗疫路线图》;3月25日,编辑发布《数据|疫情期上海零售渠道、消费品类规划情况》;3月31日,编辑发布沃尔玛保供经验,《上海沃尔玛超市开设关爱购物专场》,为疫情期间的民生保供企业提供参考经验。4月25日,发布《北京各超市、生鲜电商平台加大供货量,保障物资供应》文章,4月30日,发布《疫情下,生活服务企业在行动》文章,《从北京疫情保供,看零售业发挥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宣传零售业在疫情期的贡献和价值。)

  (2)4月3日,协会发布《中连协:建议实施“三证一策”保障民生大动脉》一文,得到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食品报、中国商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宣传。

  (3)4月30日,协会线上举办“疫情突发封控期间超市应对经验交流会”。并将上海、长春近期有封控地区保供经验的超市企业的分享经验以文章、音频形式进行发布,供企业借鉴参考。

  (4)5月13日,发布《食品零售场所新冠疫情防控指导手册》,帮助食品零售场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本文根据文字实录整理)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

彭建真:供应链稳定运行及消费复苏建议

2022-06-02 09:4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