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乡村振兴视野下闲置劳动力的开发利用探析

2022年05月18日 10:55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但是,农村劳动力因城镇化而大规模转移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劳动力匮乏是否已成痼疾?乡村是否还有可开发利用的闲置劳动力?劳动力匮乏与劳动力闲置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这些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和审视。

  在城乡流动中,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复杂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劳动力资源匮乏的现状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沉疴,只有深入研究劳动力资源闲置的各种社会现象,分析劳动力资源闲置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探索闲置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才能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劳动力资源匮乏和劳动力资源闲置的矛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农村劳动力资源闲置的成因

  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闲置劳动力,留守人群中的闲置劳动力和流动到城市的闲置劳动力。劳动力资源的消极使用不但不利于从业者提高收入,还会不断催生城市的劳动力资源闲置。正确看待劳动力资源闲置的成因以及因此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深入剖析农村闲置劳动力的问题,对解决乡村振兴劳动力资源匮乏困局具有积极意义。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现象虽具有积极意义,但外出务工人员并不是闲置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了517万人。这也是农民工群体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特别是外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另一方面,返乡创业人员规模则在增长。截至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80%是农民工。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到2025年,全国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将达到1500万人以上。为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作用凸显,以主体人才为核心、支撑人才和管理服务人才为基础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解决乡村振兴劳动力资源匮乏困局,亟需城市闲置劳动力充分开发利用的间接支持。2020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人数为1160万。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广泛存在。可用劳动资源大量被主动闲置。城市闲置劳动力充分开发利用,才有可能促使在城市消极工作的务工人员调整定位,让解决乡村振兴劳动力资源匮乏困局成为可能。

  乡村振兴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不能只依靠市场对资源的自动调节。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就业形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群体已达2亿人左右。市场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实行自由竞争和个体自由选择两个途径,如何充分开发利用灵活就业群体的闲置劳动力资源考量我们的智慧,影响乡村振兴劳动力资源匮乏困景的破局,不能只依靠市场对资源的自动调节来实现。

  正视退休人员及相对闲置劳动力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重视探索弹性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的改变,物质基础、健康理念的增强,我国国民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延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50年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是40.8岁,到2022年已经达到78.3岁;2021年全国总人口14.126亿,60周岁及以上人口2.6736亿,65周岁及以上人口2.0056亿,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64.7%。60-65周岁的城镇退休居民长期奋战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有资金技术和人脉资源,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或者有农村生活经历的退休人员有回归田园和反哺家乡的情怀。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壁障,导致了城乡劳动力资源单向流动,严重延滞退休人员向农村流动、制约退休人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探索对城镇退休人员等劳动力资源的弹性机制已刻不容缓。2009年农村教育“撤点并校”政策以来,优势教育资源向县城的汇聚,最终导致一部分长期从事农村建设的劳动力资源被动闲置,这些劳动力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资源,他们的回归亟待引起重视,亟待从基层政府的宏观管理上有突破。

  劳动力资源匮乏和

  劳动力资源闲置矛盾的应对策略

  盘点乡村存量资产,建设乡村创业新高地。以县为单位清理打造乡村试点示范过程中形成的存量资产,强化新增产业向试点示范优势资源区域聚集的力度,建设与城市一样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返乡创业就业新高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关注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多措并举,先后实施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振兴等战略。各县级政府在上级财政资金支持下,集全县之力建设了大量的试点,由此形成了超过百亿级的乡村存量资产。各县级政府应摸清家底,充分发掘这些试点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中盘活这些存量资产。各县级政府要将乡村振兴的政策、资金向这些地方集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具备宜居属性的条件,使之成为养老产业的首选地。要紧抓教育部号召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地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资源,充实集聚教育产业新增量的要素。要结合这些地方具体的、突出的特点,做好挖掘或植入文化IP的工作,讲好自己的故事,引流一二三产的集聚。各县级政府应让当地居民亲自参与乡村振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有计划地引导头部企业总部搬迁到这些地方,力争实现“一地一头部”。乡村宜业宜居,不但可以吸引在城市消极使用劳动力资源的人群返流,让被动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忙起来,同时可以让灵活就业者中从事新兴业态的进城人员返乡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解决乡村振兴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困难。

  建立劳动力年农村绩效评估考核机制等,赋能基层组织。首先,在全国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18-65岁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劳动力年农村绩效评估考核机制,让不能完成绩效评估考核的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农村。改变农村试点建设项目外包制度,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劳动力合作社,让留在农村的乡村振兴的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建立农业机械合作社等集体企业,扩大留在农村的适龄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机会。真正做到不离开农村也能完成劳动力资源的考核评估。其次,在全国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制定土地调整制度,根据新增人口情况,针对宅基地附着物荒废、自留地和承包地抛荒等状况,赋权村集体重新调整,增加基层组织的话语权。最后,城市社区可根据当地最低收入水平参照劳动力年农村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促使主动闲置的城市劳动力人群返乡,参与乡村振兴。

  城乡联动加强劳动观和财富观教育,赋予幸福感、成就感的时代内涵。需要加强对年轻劳动力的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财富观和成功观,投身于劳动生产,获得人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需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为年轻劳动者拓宽职业视野,将劳动价值观与职业观融入职业教育的专业授课与实践中,从思想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同时,开设专业学习班,加强对年轻劳动者职业生涯与劳动价值观教育,促使城乡主动闲置的劳动力资源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总之,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与劳动力闲置之间的矛盾,推动人才振兴,需在城乡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审时度势,剖析劳动力闲置的新趋势和新现象,出台政策推动乡村产业吸引人、管理激励人、教育培养人,合理吸引闲置劳动力回归农村,服务农村,让劳动者能够成就自己,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作者谢华平系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殷俊红)

精彩图片

乡村振兴视野下闲置劳动力的开发利用探析

2022-05-18 10:55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