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疫情冲击下隐形冠军企业呼唤“显性”关怀

2021年01月18日 07: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斌 盖博铭 郭宇靖 阳娜 北京报道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研发,中国逐渐涌现出一批具有一技之长、在某一个领域占有一定市场的隐形冠军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

  记者调研发现,疫情来袭,具有一技之长、“小而美”的隐形冠军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虽然遭遇困难,但也彰显韧性。隐形冠军企业和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亟须得到进一步重视,隐形冠军企业有明确的准入门槛并配套专门政策,其在“专精特新”道路上才能继续深耕和发力,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基础。

  疫情下隐形冠军企业展现韧性

  九号公司近期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一家做智慧移动出行的创业公司,其目前已拥有1000余项全球专利。记者在公司体验了最新的短途出行工具:靠近便能自动解锁的电动车,社区内可自动送货的快递机器人,科幻感十足的可移动太空舱座椅……非接触式服务以及个人短途出行,在疫情背景下正迎来新机遇。

  “公司创立初期便收购了世界平衡车鼻祖赛格威,‘蛇吞象’式的经历使得企业快速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品牌协同效应。”九号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禄峰介绍。2019年,九号公司来自海外业务的营收占比已达39.45%,这让九号公司很早就成为一家全球化布局的公司,成为智慧出行领域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概念最早由赫尔曼·西蒙提出,特指在一个细分领域内精耕细作,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前三名份额,营业收入在50亿欧元以下,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机构或学者对中国隐形冠军企业做系统性分析。结合概念设计初衷与我国实际情况,受访专家认为,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保持专注并持续创新、研发投入较高;二是注重全球化发展;三是一般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中上游且具有重要价值;四是生存周期长、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五是社会知名度低、行业影响力大。

  “隐形冠军企业一般都是节点型企业、供应链上游企业,研发投入比较高,有国际化实力,在所在行业排名靠前。”北京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刘维亮认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隐形冠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和冲击:供给方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或产能不足,影响供应链;需求方面,隐形冠军企业多为全球布局,由于全球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来自海外的需求和订单往往锐减。

  记者调研发现,因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行业话语权、产业链地位稳定、客户群体信任度高等特点,隐形冠军企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相当的韧性。

  同方威视是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和安全检查解决方案供应商,与欧美竞争对手三分天下有其一,设备遍布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受疫情影响,尤其海外疫情蔓延和加剧,部分客户已明确通知推迟已中标项目的交货履约时间。”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说,但凭借强大技术实力,企业迅速研发了红外体温筛查系统、安检机器人、冷链消杀产品等系列产品,企业经营经受住了考验。

  专做智慧酒店的金马科技,抓准“非接触”式酒店服务机会,为酒店提供智能化升级服务。“疫情让酒店‘非接触’客户体验需求变成了刚需,我们又恰恰在酒店自助入住、机器人送物、刷脸开门及消费等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这些技术和产品今年加速在酒店业中应用。伴随国家新基建布局,我们的市场一定会更大。”金马科技董事长方兴说。

  在建筑数字化领域占有国内最高份额的广联达,抓住数字化升级机遇快速发展。“疫情下我们找到了新的机遇,施工企业数字化意识提高,我们2020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0%以上,前三季度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长。希望未来,数字建筑能成为驱动建筑业升级转型的核心引擎。”广联达公司高级副总裁刘谦说。

  成立6年的易捷行云,多次在国际软件基金会核心代码贡献中名列全球前十,已经做到专业私有云企业国内云系统软件市场份额最高。“在疫情期间,紧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发力政务云、金融云、能源云等云平台,同比实现了近3倍增长。”易捷行云董事副总裁陈翔说。

  “隐形冠军企业面对疫情的表现尤其是抗冲击性值得重视,足以给人启发。”冠军企业研究专家、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世界华商研究所所长康荣平指出。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指出,“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目前没有那么多的隐形冠军。企业要成长为隐形冠军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可以想象,中国的隐形冠军数量将在未来10到20年里大幅增加。”

  隐形冠军企业仍存三大“隐忧”

  记者调研发现,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隐形冠军企业存在的一些“隐忧”更加凸显:

  首先,各级政府在观念上过于看重“大企业”,政策无法精准覆盖隐形冠军企业。有利于隐形冠军企业成长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说,在一些地方,各种政策多是以规模取胜,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获得政府的各项支持,而专注细分市场技术进步、发展相对较慢的企业所得到的外部支持相对较少。

  “过去我们老讲大企业案例,但对很多不错的中小企业关注不够。”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东红认为,“为什么德国有竞争力?其背后不仅有诸如西门子、宝马等大企业,更在于有一大批在一个细分领域内精耕细作、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隐形冠军企业,它们不像大企业那样耀眼,但实际上做得非常好。”

  由于市场机会太多等原因,中国很多企业都越过了专业化阶段,直接走到多元化。 “像华为那样板凳甘坐十年冷,多年主攻一个‘城墙口’的企业太少了。”康荣平说。

  其次是理念认可难、产品落地难、资金回笼难,创新难以形成闭环。“数字建筑理念我们推广了多年,但前期推广得很不顺利。”刘谦说,创新理念如何充分被各方评估、高效被社会接纳是个大命题。

  此外,虽然隐形冠军企业正在细分领域强势创新,但部分监管政策相对滞后。据高禄峰介绍,企业相关出行产品已在德国等地落地,但在国内仍未有引导性的政策出台,部分创新产品难以落地、创新难以形成闭环。

  资金难以回流及高效使用也是导致创新难以实现闭环的重要原因。作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一环,隐形冠军企业普遍面临大企业或地方欠款以及三角债等问题。有企业介绍,最长有2年以上的企业应收款回款周期和缓慢的操作流程长期困扰企业发展。

  最后是知识产权保护仍需加强。纳恩博(天津)是九号公司旗下子公司,近年来公司持续面临山寨仿制侵权的案例。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两年,山寨厂家进行仿制后进行低价销售,与此同时产品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剽窃行为不仅打击企业创新意愿,也带来巨大的使用隐患。康荣平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应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的重要抓手。

  大力培育和发展隐形冠军企业

  受访专家指出,培育出一大批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企业是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产业要顺利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核心在于掌握关键技术,拥有独门绝技,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更大的附加值,而隐形冠军企业正是这种能力提升的体现。

  “一来可弥补我国在某些产业链的弱项环节,迈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升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二来可以防止在国际经贸关系恶化情况下再次出现行业‘卡脖子’现象。”陈志强说。

  领先的大企业很难永远领先,它们往往被不知名的小企业从边缘“突破”后逐步颠覆,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掌握了未来的技术方向,一点点让技术迭代成熟,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李东红认为,“隐形冠军企业是我国企业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支撑,各方面态势表明我国隐形冠军企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尽快出台认定标准,将隐形冠军企业纳入支持序列。“现在经信部门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但还缺少隐形冠军企业的标准。”刘维亮说,北京市经信局正在考虑制定隐形冠军企业的标准,尽早筛选出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和有潜力成为“隐形冠军”的企业,然后根据企业需求,找准阻碍企业发展的事项,从营商环境、市场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在服务保障、阶梯培育、专业化创新发展、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支持、人才培养方面加大针对性支持力度。

  李东红认为,高度聚焦某一个细分领域或产品、基本上是TO B企业、有技术专长、不太为公众所知、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国前三、年营收在50亿到100亿人民币左右的研发型企业就应该算中国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不管是专利还是技术诀窍,和国家竞争力都息息相关。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持续鼓励其加强科研,政府有关部门也可设立专项基金,将隐形冠军企业纳入支持序列,甚至目标企业‘一企一策’。”

  弘扬工匠精神,在核心技术上强化攻关力度,努力形成隐形冠军企业群。“隐形冠军”既是企业的阶段使命,是一个巨无霸企业的“儿童期”,也可以就扎根某一个领域,成为“永不松动的螺丝钉”。康荣平认为,我国大部分行业已经过了靠低价竞争来盈利的阶段,培育单项冠军恰逢其时。

  “我们依然是追赶者,兵力不能分散,要做‘针尖战略’,几十年朝着一个‘城墙口’进攻。隐形冠军企业要坚持渐进式创新,降低创新风险、提高成功率。”康荣平说。陈翔认为,还应持续掌握核心技术,在细分领域不断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强化冠军地位,形成围绕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和联合生态系统,做难而正确的事。

  除了隐形冠军企业,我们还要有一批有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中小企业群。康荣平建议, “韩国是芯片生产大国,但是和日本对垒,由于一些关键原材料在日本手里,就这一条就处于劣势。这提醒我们,不管是材料还是零部件,只要形成集团效应,就不得了。”

  隐形冠军企业不能靠组装,靠做“螺丝刀工厂”来获得领导地位,而是必须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做“实验室工厂”。“行行出状元”,在细分市场发扬匠心精神,做到极致,才能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聚焦关键环节,创新挖掘与培育隐形冠军企业手段。德国是世界制造工业4.0的最先倡导者,是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最多的国家。北京也在寻求合作,比如北京国际合作产业园(中德园区)就将对标德国三大具有世界性竞争力支柱产业,结合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系统管理、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

  康荣平认为,中国企业长期跟随美式企业成长思路,习惯性向做大做强做平台方向发展,还应继续开拓思路、丰富企业发展路径,参考德国、日本等隐形冠军模式,培养有冠军实力的企业。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徐剑表示,还应加强对企业的国际布局辅导,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海外市场,一方面及时提供国际贸易相关法律辅导,在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合规、国际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布局辅导,在国际商标战略、专利战略、专利预警等方面加强培训,提升企业应对国际法律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

疫情冲击下隐形冠军企业呼唤“显性”关怀

2021-01-18 07: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