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危中寻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2019年10月12日 18:2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冯莹

  【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9月3日至11日,由4位专家学者和22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重点理论网站等编辑记者组成的“新时代民营经济与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团,分2条线路走进浙江、江苏、福建、广东、重庆、湖北、贵州等7省,通过研讨交流和实地采访,了解党的理论创新引导民营经济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取得的非凡成就。

  9月,记者跟随“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团,走近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民营企业,探究新时代民营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代变动不居,企业危中寻机。倾听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史,记者不禁感慨,这些民营企业在变革中谋发展,在困境中寻突破,不仅有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魄力,还有放眼国际、力争走在前列的闯劲。从早期的家庭小作坊、乡镇企业等,直至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这些民营企业不断破解“成长的烦恼”,领略更开阔的风景,可谓步履铿锵,成就傲人。

  坚守匠心精神,打造优质产品

  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企业的灵魂在于品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获得细水长流的发展,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必不可少。

  正泰集团是我国新能源与电力能源设备制造领军企业,前身是其董事长南存辉等8人1984年在温州乐清柳市镇创办的求精开关厂。当时的温州,产品粗制滥造现象较为普遍,而初生的求精开关厂决心以精益求精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

  为了突破技术关,南存辉等人一次次登门拜访,终于聘请到上海人民电器厂退休的三位老工程师。在他们的帮助下,求精开关厂生产的“乐求牌”电器脱颖而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业精于专,匠心于细。三十多年来,正泰始终专注电器主业,聚焦电器发展,形成了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各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为了研制推出低压电器“昆仑”系列,正泰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专业研发团队,花了3年时间、投入1.5亿元不断进行打磨和升级。在开发其中一个产品时,光模具就做了800多副,为设计一个小细节,短短5天就做了36套方案。整个系列产品最终获得360多项专利,成为行业中当仁不让的领先产品,一经发布便收获了大量订单。

  当前,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而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打造更为优质前沿的产品都需要精益求精的钻研与创新。各行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更当发挥引领作用,秉持工匠精神潜心研发,提质升级。在正泰,“存钱不如存技术”是集团上下多年来的共识。据南存辉说,正泰始终坚持围绕实业,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每年会拿出销售收入的3%-30%用于研发,高端装备研发费用更是高达50%。

  推动管理变革,完善企业制度

  从家庭小作坊、乡镇企业到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总得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自我变革才能与时俱进。

  位于福建晋江的恒安集团创立于1985年,多年来专注于生产制造生活用纸、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三大产品,是我国纸业龙头企业。1995年,恒安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但此后几年却一直徘徊在12亿元上下。恒安董事长许连捷从中看到了深层次的矛盾:粗放式管理无法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

  1998年,恒安借在香港上市架设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于随后几年不断完善企业在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供应链优化和绩效管理四大模块的管理模式。2008年,恒安正式启动卓越绩效管理体系项目,在包括质量管理、企业文化、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所有层面寻求优质管理系统保障。

  随着大数据时代对零售业的改变与冲击,2014年恒安启动了以供应链“端到端”信息化可视化为核心的第三轮管理变革。如今,恒安已建立起信息化、可视化的高效运营平台,并实现了从“金字塔”型的层层管控模式,向扁平化、平台化小团队经营模式的转变。从2002年销售额11亿多元,到2007年54亿多元、2013年252亿多元、2015年400亿多元,再到如今趋于千亿大关,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恒安不断提升的标准管理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不合时宜的组织架设会造成无谓的损耗,拖住其前进的步伐。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产品技术要过硬,管理模式也要接轨国际先进水平,适时而变,充分释放企业活力。

  树立中国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第二大消费市场。一批批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壮大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也参与到国际市场的角逐当中。其中,安踏的国际化之路表现现亮眼。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用品行业因前期虚增过快,产能严重过剩,库存积压,危机显露。2011年前后,安踏有两年多的时间业绩下滑。遭遇危机后,安踏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推动由批发型的业务模型向品牌零售转型,采取多品牌的发展战略。

  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并使其“起死回生”后,安踏又完成了对迪桑特、斯潘迪、可隆、萨洛蒙、颂拓、始祖鸟等多个运动品牌的收购,实现高、中、低档品牌矩阵布局。同时,安踏吸纳了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商品和品牌管理人才,打造了高性价比、高质量和国际范的商品,开创了中国品牌在美国被排队卖到160美金一双的经典案例。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有定力。当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我们用工匠精神做好产品;当我们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候,我们以消费者为导向,塑造我们的品牌,将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之本,追求高质量发展。”从2015年起,安踏集团一直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集团,如今更是位列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第三位。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几十年来,中国许多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简单的原料加工、贴牌生产到打造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中国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榜公司也从1978年的0家,增长到2018年的120家。随着中国企业日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品牌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不但要立足于中国大市场,还要在国际竞争中打响中国品牌,这是新时代民营企高质量发展的担当与目标。

  拥抱智能时代,紧跟技术前沿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面对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我们必须要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据了解,自2015年工信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来到去年年底,工信部已遴选出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成208个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这些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对比,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

  恒安于2016年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自2014年着手打造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车间,从加工到成品入库,整个过程节约了近80%的人工,效率却提升了4倍,年产值已经达到50亿元人民币;温州传统制鞋业奥康集团于2017年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近年来奥康集团致力于打造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全智能产业链,其“智造工厂”——飞织车间自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每天24小时不间歇运作,日产鞋面可达3500-4000双,是传统针织车间150名工人的日产量。

  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升级,面临“用工荒”、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增大、出口形势严峻等情势下,企业便能更平稳地度过危机。而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的布局,也拓宽了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销售环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改善消费体验、了解消费需求,已成为企业线下零售的新突破。2018年,奥康和安踏均推出了智慧门店。奥康推出的C2M体验馆可以运用人脸识别、人群智能识别等科技进行销售行为分析,整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喜好。其推广的C2M定制服务,消费者站在测量仪上,不到一分钟其脚型三维数据就呈现在屏幕上。系统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生成的数据被传回工厂进行定制生产,让顾客拥有自己的“私人定制”。在安踏推出的智慧门店中,增加了云货架、压杆互动屏、安踏优mall和仪器测鞋4个新功能,提升消费者的逛店体验,同时基于大数据统计了解消费者偏好和需求,提升管理效率。

  时代风云际会,革故鼎新,在变革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作者:冯莹

(责任编辑:王惠绵)

精彩图片

危中寻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2019-10-12 18:2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