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纺织非遗探索“公司+基地+绣娘”模式 破“能力不足”瓶颈

2018年11月18日 10:3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为第二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记者 佟明彪)让一位70岁的山区绣娘年入50万,建立少数民族绣样数据库,对接1600多位设计师、400多个品牌和8000多名绣娘……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华在第二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分享了其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经验。据悉,目前纺织非遗领域已经探索出“公司+基地+绣娘”模式,在有效破解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的同时也推动了精准扶贫和消费升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纺织非遗还存在文化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文化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激发创意的同时,推动非遗传承与市场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推动纺织非遗与相关产业横向融合,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打造品牌、提高质量、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推动纺织非遗在产业链上纵向延伸,以核心文化与工艺带动后端的产品制造、品牌服务、市场营销等整体发展。

  纺织非遗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佟明彪/摄

  对此,业内一直在不断探索着纺织非遗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中央民族干部学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明介绍称,目前,“公司+基地+绣娘”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地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公司是核心,负责把绣娘和市场有机联系起来,包括技术研发,组织绣娘的培训和生产以及产品的设计营销等。

  他认为这一模式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效保证非遗传人在传承中获得经济收益,提高其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增强非遗传承活动的经济驱动力和非遗保护、创新的力度。

  夏华在分享其通过发展纺织非遗产业帮助民族地区绣娘增收的经验时称,公司通过深入乡村收集绣样,建立了数据库,并于设计师对接,提取绣样中的特色元素进行创作,同时组织绣娘的培训,打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并通过线下体验,文化交流,新零售等营销模式推广产品。如今,秀娘们手中产品不仅在国内的各大城市受到欢迎,同时也走出了国门。“比如我们的刺梨花笔记本,均价在70-200元,绣娘每绣一本就能拿到几十块钱。熟练的绣娘一天能绣8-10本,一天能收入几百块钱。”夏华如是说。

  纺织非遗的发展不仅给企业和绣娘们带来了经济利益,同时也为消费者们提供了高质量,高品位的产品,促进了消费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纺织非遗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和衍生性,在保持传统技艺完整性、本真性的基础上,最适合开发满足市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衍生品,既能制作生产符合现代审美的大众产品,满足普通消费需求,又可面向高级定制或艺术品收藏及拍卖市场,满足高端消费需求。

  他同时提出,未来还需要促进不同领域的品牌和企业、专业设计力量、科研与创新力量、市场营销力量等各种优质资源跨界融合、集成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资源合理流动并高效发挥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水平、新产品开发水平、市场营销水平,推动纺织非遗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婉莹)

精彩图片

纺织非遗探索“公司+基地+绣娘”模式 破“能力不足”瓶颈

2018-11-18 10:3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